开元九十四年正月一十七
春风尚寒,吹得鸟兽隐巢眠穴,寻常百姓也是缩家不出。
不过,自各地城坊乡村异彩来看,也仍然能感受到些许新年残留的味道。
但在迟峰上,却是格外地压抑沉沉。
祖祠耸立,诸多祭祀青铜鼎器摆列在正前方,袅袅青烟飘渺熏目;四周的玉石柱则高系净白长绫,随风飘荡,尽显苍凉,却又隐于密林之中,唯有苍郁间有些许浮白。
在那周氏族旗正下方,诸多人影矗立不动,或系白绫素衫,或着麻孝衣物,正听着族正院家老颂祷事迹,肃穆庄严。
而若是细望过去,就能发现这些人皆是各宗脉的重要人物,或为族地家老,或为治下掌事,有位居高位的官牧,也有道途康乾的修士……
周修炀作为掌权家老,本身又是肉身化基,自然是如愿地站在了第一列侧位;在二老制度中,其也就略次于周玄崖、周承明、周倩苓三人,而同周修武、周文瑾、周珏瑜这些族老则算是并列而立。
其面挂悲色,躬身垂首,但眼里却是有几分黯然。
‘唉,若是能借势为之,那该多好。’
大半月前,他之所以上问周平葬礼一事,其实就是想借此机会,顺势召集各宗脉族人归山,以此肃正族风,好让山外子弟归心,顺带着从郡国一派那里多争些好处。
毕竟,在很多周家族人心里,尤其是族地一派,都普遍认为镇南郡国为自家所有,其中所得自然也该供养本家,只撒下零星赏赐诸姓才对,哪有自家一成半,郡国八成半的道理。
并且这种想法极其强盛,强盛到哪怕郡国的那八成半,都有很大一部分归了周家子弟;强盛到郡国的珍贵资源都优先供给白溪山、呈于治下的周姓子,都依旧没能填满!
钻制度空子,投机倒把,行业垄断聚利,各地拓荒据为私田,可谓是无所不及,只为自郡国谋利。
偏偏这些行径皆名正言顺,合乎律法道义,更不半点欺民作恶之事,伟光至极,周曦越就算知道,也很难改变,只能寄以治御行罪而夺之。
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乃是族地派发起的新一轮冲锋,好为周家谋夺更多的利益。
但偏偏周平发话了,而周文昊等亲眷也皆是如此作想,以周修炀为首的族地派自然也只能舍弃这个大好机会。
咚咚咚!
青铜钟声沉闷如雷,响彻白溪山辽阔地域,无数鸟兽惊颤默声,湖中鱼龟潜游不显,两座居凡峰原本还喧闹嘈杂,此刻在钟声振响下,也是归于沉寂。
“爹爹,这钟声是什么啊?佳儿听着好想哭。”
“那是祖祠钟,若族中有大人离世,就会响起。”
“唉……”
明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