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巴尔(2 / 2)

古烈满都拉自认为将杨毅此举想得十分透彻,却不知道杨毅根本就是为了抢夺一些坐骑来用,有一种小学生做阅读理解过度解读名着的感觉。

出生在北疆草原上的烈阳帝国人,很难想象要在中土内地,组建一支骑兵队是多么的困难,在他们的印象中,随便花上几个钱,想要买什么样的坐骑,到处都有牧民可以提供,如果碰到鄂林族的独行猎人、罗斯族的雇佣兵,甚至可以订购先天灵兽。

正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犹如灯下黑,反而错读了对手的动态。

“传令下去,让赛斯木不要追了,还有一两个时辰便天明了,抓紧时间休整队伍,别让杨毅连番袭扰,疲了军力……呵!这个杨贼,也就只剩下这点小伎俩了。”

“再传我令!准备大型血祭,明日之战非要定出胜负,不得再拖了!”

“天汗,我们获得乾狗的尸身,还不足够覆盖这二十万大军……”

“嗯?西线大营、东线大营,不是还有许多帝国勇士的遗体吗?趁现在将他们收集过来,想必在幽泉之下,他们知道自己死亡之后也能为帝国伟业做出贡献,也是会欣然同意的。”

闻听此言,众人都是面容冷肃,心中却是震颤,有一种为了活下去,要把自己手臂砍下来啃食的凶狠,因为“血祭之术”在传闻中,是要将灵魂都献给魔鬼的邪恶巫术,向来都只是会用敌人的尸身做祭品。

古烈满都拉并没有真正的与杨毅正面交锋过,几次对手,也都是隔空博弈,互相之间都颇有敬佩之意,两人都是爱用奇兵,且又喜欢亲自冲锋陷阵的人,某种意义是来讲,古烈满都拉甚至会觉得杨毅跟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像。

正是因为足够了解,古烈满都拉才决定要倾尽全力,哪怕会留下“暴君”的骂名,他非常清楚用帝国战士的尸体当做“血祭之术”的祭品,会有什么后果,如同打开了一道恶魔之门,自此之后,他“帝国天汗”的威名之下,永远会附带污浊的血色。

但是,他不会后悔,一切都是为了“帝国崛起”,也是为了黄金家族。

“驯鹰人”当即派出山原红去追赛斯木传达军令,可这时候赛斯木已经快要追到定风坡了。

“巴尔族”出身的赛斯木武艺还算不错,“天人中境”的修为,论战力在现如今的帝国桑昆阵营中,也属于第一梯队的层次。

“巴尔族”实际上算是“莫利族”的变种,在很多年以前,“莫利族”还属于贵族的时候,曾经奴役过“巴尔族”,只不过那时候的“巴尔族”也只是属于“莫利族”的底层。

“巴尔族”的出现是因为进化不完美的“猞猁猫”产生了变异,或者是与外族通婚,产生了新的物种,总之“巴尔族”人一出生,就显得与“莫利族”格格不入。

最明显的就是“巴尔族”人下肢呈现野兽的足弓形态,显得更加敏捷、高大,而且毛发更多,且多以斑纹形式出现,在“莫利族”中,认为这是被“疾病”所寄生的人,要不然就要被烧死,要不然就要被驱逐到北疆的无人区去。

烧死的自不用说,那些被驱逐出去的族裔,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北疆的各处游荡,直到逐渐聚集到了一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草原的一角发展成了新的族群势力。

而无巧不巧的,巴尔族在崛起的同时,“莫利族”则陷入了衰败,随着被大乾王朝赶出了中土地域,整个族群在北疆草原上几乎快要灭绝,只能寄居在其他种族中勉强存活,许多擅长巫术的族群,甚至利用“莫利族”人当做一种特殊巫术媒介工具。

“巴尔族”能够存活下来,是因为在流浪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特点与一种草原豹十分类似,于是模拟这种生物捕猎、生存,从而共居,逐渐繁衍成了一个新的族群,倒是与“艾普拉族”有些类似,只不过并没有太久远的传承罢了。

“巴尔族”的势力很小,总共不过十来万人,“烈阳帝国”新建之处,为统一北疆诸部族,开启了“北疆草原大征伐”,在这一战役中,“巴尔族”就足足损失近三成的人口。

赛斯木算是“巴尔族”中最有“出息”的天才,古烈满都拉就是因为欣赏“赛斯木”,才刻意保留了“巴尔族”,并花费了一番功夫将其收服。

此次出征京洲,古烈满都拉便把赛斯木一起带过来,而且十分重视,封其为“左部桑昆”掌管粮草重地。

为了让部族在帝国中能够存续、兴旺,赛斯木也不得不亲自带领了一万名族人助战。

杨毅袭击“右后营部”之时,赛斯木正在“左后营部”待命,第一时间便带着两队人马追了出来。

赛斯木的坐骑也是一头健壮的草原豹,在离开了南线大营近三十里处,便瞧见了定风坡上隐隐约约的人影。

赛斯木的眸中透出一抹绿光,“巴尔族”天生都是“夜视眼”,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将一切事物辨识清晰,而且敏捷的动作,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爆发更多的攻击动作。

如果说“哲克达族”射手,是以精准度为主的“神射手”,那么“猎豹弓骑兵”就是以攻速为主的“速射手”。

“停下!”

赛斯木连忙下令停止追击,可是还是有一队“飓风狼骑”追得太紧,靠近了徐世忠的射程之内,徐世忠也不客气,尽起苍羽营的弓手,一轮箭雨,便射杀了近百名“飓风狼骑”,吓得其余幸存者纷纷止步。

此时,自南线大营追出来的“山原红”终于追上了赛斯木,连忙投下一纸军令,赛斯木令人取来一瞧,便头也不回的带人转返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