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岷从临洮县,终于是抵达了新郑。
相比于咸阳,新郑就显得破落了很多,如果说咸阳代表着朝气,而新郑则充斥着暮气。
“后子,这新郑也不过如此!”
黄粱眼中掠过一抹讶然,朝着岷,道:“比了咸阳,差了不少。”
“韩国早已不是昭王之时!”
岷笑了笑,看着案头的地图:“如今这新郑只不过是一座孤城, 一如当年周王室。”
“韩国没落了。”
将地图收起来,岷抿了一口韩酒:“打听一下韩非,送一份拜帖。”
“以李斯的名义。”
“诺!”
“后子,这个韩非很厉害么?”
黄羊抿了一口韩酒,忍不住开口,道。
“荀子的弟子,李斯的师兄,有惊世之才。”岷眼中掠过一抹笑意,朝着黄羊,道:“这样的人,见一见也好。”
说到这里,岷话锋一转看向了黄羊,道:“羊兄,你这身手有些差了,还是要提升一二。”
“乱世将至,身手好一些,也能够活的久一些。”
“诺!”
一个时辰后,岷带着黄粱来到了城南,见到了韩非。
房间中,炭火烧得正旺。
韩非看向了岷:“阁下是?”
“在下岷,乃斯兄好友。”岷喝了一口温酒,朝着韩非:“今日路过新郑,前来拜访先生。”
一袭青衫,让韩非显的有些冷峻:“原来是师弟的好友。”
“不必客气。”
“自从兰陵而出,已有数年,不知师弟如何?”
“斯兄才学过人,已经是大秦序痒署序痒丞。”岷看着韩非,眼中带着笑意:“在斯兄口中,岷时常听闻非兄大才。”
“非兄,可愿入秦?”
“阁下是为秦求才?”韩非诧异的看着岷,眼中掠过一抹精光。
“未必!”
岷深深地看了一眼韩非,意味深长,道:“若是非兄,为我所用,也无不可。”
“听闻非兄,是准备写一部旷世典籍。”
“嗯!”
这不是秘密,韩非也没有隐瞒:“我志在着书,无意于仕途。”
沉默了片刻,岷笑着,道:“我可以资助非兄,成书之后,给我留一套原本即可。”
“不必。”
韩非拒绝的很彻底:“我乃韩国公子,你乃秦人,道不同,路也不同。”
“哈哈......”
尴尬的笑了笑,岷拱手:“今日叨扰了。”
“告辞!”
“慢走。”
对于韩非的拒绝,岷没有意外。
毕竟,这位连秦王政的招揽都不在意。
从城南离开,岷回到了客舍。
喝了一口热汤,岷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即笑了笑。
对于韩非,他只是有些好奇。
在他看来,韩非这样的人,不适合为官,只适合作为一个文人。
《韩非子》虽然牛逼,但,原本就在他的脑子之中。
他对张苍的兴趣,都比韩非子更大。
念头转动,岷朝着一旁的黄粱,道:“我们去大梁,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在大梁过冬。”
“诺!”
商队从新郑而出,朝着大梁而去。
三日后,一行人进入了大梁,大梁风华,独步天下。
就算是冬日,大梁依旧是商旅往来,庶人奔走,一片的繁华景象。
“去当地最繁华的酒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