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看不见的战线(1 / 2)

“大明天兵此次召集的百万好汉来自大明全国各地,他们的任务是在战线上建造碉堡群。

“因为大唐天兵在晋阳的防守固若金汤,因此大明天兵另辟蹊径,打算大造碉堡,层层推进……”

那行商是个胡人,却深得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

左一个大唐天兵,右一个大明好汉,主打一个一碗水端平,两不得罪,战战兢兢地讲述了明军的战略计划。

这可怜虫一脸懵圈,到现在还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明自己做买卖做得好好的,正数着铜板唱着歌,突然!就被唐军给抓了起来,拖到主帅面前,咔咔一顿审问。

李世绩居高临下,俯视着抖成筛子的商人。

小商人抱紧了自己,贼溜溜地偷眼仰视着这位大唐头号战将。

两人的视线就这么对上了。

李世绩立刻勃然大怒:

“胡说八道,你一个小小行商,怎么可能知道明军的计划?

“你定是那明军细作!来人,拖出去!”

胡商登时发出尖锐爆鸣:

“冤枉啊军爷!冤枉啊大将军!”

搞笑啊!自己正安分守己地做着买卖,被唐军强行掳过来问这问那,回答了又不满意,被强行套上个“细作”的大帽子!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当然是没有的,所以他被卫士像拎小鸡仔似的提溜了起来,拖了出去。

“我为长安交过税,我为大唐赔过本!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哎呀!哎呀!”

听着军帐外传来啪啪啪清脆的打屁股声,李世绩不禁扶额:

“唉,这都什么事啊……”

身为十万禁军大统领,在正常情况下,按理说他是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亲自审问一个商人的。

搞笑呢!敌人都要叩关了,你老李还和一个行商打嘴炮?难道你没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了吗?

但是现在的情况有点特殊。

他的斥候早早就汇报了,数量惊人的明军支援抵达了前线。

只是唐军斥候和明军相爱相杀了这么久,那还是比坐在长安谈空天的衮衮诸公要见多识广得多,并没有被那么大规模的船队和人员吓到六神无主。

他们一眼就认出了大明“援军”的古怪,那些船都是人畜无害的运输船,人也都是人畜无害的淳朴民夫。

那么问题来了,李明从全国各地摇来乌央乌央的民夫,想要做甚?

总不会是想给山西修路造桥吧?

毫无疑问,明军手笔如此巨大的战略转进,显然是针对晋阳的。

这是除了这一点以外,明军的行动处处都是问题。

“对面那位陛下到底打算如何进攻?”

李世绩抓了三天三夜的头皮,硬是没能找到一点思路。

百万民夫来到前线,对战斗不能说毫无助益吧,也可以算聊胜于无了。

而且民夫是要吃喝拉撒的,这不就等于白养了十倍于明军规模的米虫,专程过来把军队的大米吃光吗?

以李明的聪明——不是,狡猾——他是断然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的。

“难道那位陛下打算把民夫当肉盾,放在前面当挡箭牌?

“不不不,不太可能。先不论李明是否做得出此等龌龊事,从实战来看,这样的效果也不好啊,民夫逃散还会把军队阵型给带崩的……”

李世绩疯狂挠头。

李明从那位殿下升级成了那位陛下以后,让人头疼的能力也随之升级了。

一招一式都出乎常理,让人捉摸不透。

“难道说,真如那个行商所言,集中这么多民夫真的是为了构造堡垒?”

李世绩反复品味着刚才那商人的供词。

和他故意表现出来的冷漠态度不一样,老李其实挺看重那商人提供的情报的。

因为那货给出的情报——明军聚集这么多民夫就是为了铺地堡——比他李世绩自己琢磨的其他可能性都更符合逻辑。

那位胡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和他的许多当地同行一样,时常往来晋阳、榆次等县城之间,几乎每天都在唐、明两军的实际控制线之间穿梭。

这些商人是唐军军营的常客,经常拉着卖货的小板车,来往于营地之间,向士兵兜售杂货食品。

不消说,这帮唯利是图之辈肯定也拉着他的“强军战车”往返于对面明军的阵营。

要恰饭的嘛~

敌我双方通吃,这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毕竟现实里的打仗不带“一键清屏”功能,战场附近还住着老百姓,他们还是要讨生活的。

战事一旦旷日持久,自然会产生依附于军队的利益群体。

双方主将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士兵也是要生活的嘛。

一支军队的后勤就算再牛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将士们的生活日用、干粮副食,也是需要那些四处流窜的“强军战车”来补充的。

而因为他们经常在两边串门的特性,就让他们在辅助后勤以外,又多了一层额外的价值……

“呜呜,呜呜……”

那行商被士兵架着两条胳膊,又拖回到主营帐中,噗通一声扔在李世绩大总管面前。

李世绩立刻收起苦恼困惑的表情,继续一脸高冷地俯瞰着趴在地上的小商人。

“哎哟,哎哟……”商人像死猪一样瘫在地上,无力地哀嚎着,一副有进气没出气的样子。

呵,懦夫……李世绩冷哼一声。

他刚才特意暗示过卫士,让他们在打板子的时候使一点小手腕,板子放平。

这样打起屁股来,啪啪啪的声音很清脆,仪式感拉满,但其实并不会伤及骨肉。

所以那商人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肉体伤害,这幅熊样主要是被吓的。

“别装了。”李世绩冷冷地说:

“说,你一介贩夫走卒,怎么会对明军的战略机密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行商真的哭了,哭得那叫一把鼻涕一把泪:

“呜呜,这就不是秘密啊!

“大明的那些民夫做什么工,他们自己难道不知道?我穿梭在他们的营地售卖货品,他们在那儿聊着天,我就算不想知道,也捂不住自己的耳朵啊!”

“……”李世绩听得眉头紧锁。

“道听途说”这个理由虽然听起来牵强,但其实并不算离奇。

因为那可是百万民夫啊!

必然是鱼龙混杂,什么牛鬼蛇神没有?

指望那群比乌合之众都不如的老百姓,像军人一样保守机密?

那属实是想多了。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李世绩还是不敢完全放心。

“你再把你听来的故事说一遍。”他冷冷地命令道。

商人一边涕泗纵横,一边把刚才说过的又复述了一遍:

“呜呜,我听对面的民夫说,大明天兵准备实行堡垒战术,从外围逐渐靠近晋阳城,步步为营,逐步缩减大唐天兵的空间……”

李世绩微微闭着眼,确定这货说得前后一致,突然双目圆睁,大喝一声:

“呔!大胆!这是你能说的吗!”

那商人也是脑子活络,立刻把脑袋埋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