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母亲所说,那安国公夫人确实是个好性子。”
大长公主闻言,轻轻笑了笑,“长欢是咱们家唯一的姑娘,嫁人自要选个最好的。”
“先帝在时,就对安国公荣宠不断,这些年,他们家发展也不错,长房长孙,也配的上咱们家的掌上明珠。”
齐夫人笑着点头,“长欢 能有母亲替她操持,是她的福气。”
大长公主哼了一声,却并无恼意,只是道:“我的孙女,我自是要好好为她打算的。”
“只是,这孩子读书读多了,性子有些野了啊。”大长公主想到长欢县主的性格,不禁有些担忧。
自家女儿,自是怎么瞧都好的。
“长欢饱读诗书,性情自然有些不同其他的姑娘家。”
大长公主无奈叹道:“你说的,我何曾不明白,可是世间女子,还是当以柔顺娴淑为主啊。”
若是太过离经叛道,只怕那些御史们的口水都要喷死她了。
齐夫人听到这话,心里是不赞同的。
后宅日子如何,她心知肚明。
自己一向乐观洒脱的女儿若是这般被困着,该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之所以同意许家,便是听说了许家长孙女许容慧的事情。
在京城,能这般为家中女儿做护盾的,可见其不是迂腐之人。
“明年春闱,长欢也可以参加了,儿媳倒是觉得,如今世道不同从前了,咱们或许也可以改变改变。”
大长公主年岁大了,不爱出门,性情还是从前样子,即便听说了这些,也觉得有伤大雅。
参加考试,即便中了,也是入宫为女官,不还是伺候人的活计。
可他们家长欢哪里需要如此。
她身上有皇室血脉,便已经够了。
但想到自己疼爱多年的孙女,那边祈求自己,大长公主也是软了心肠。
罢了,年轻的时候,哪个小女娘没有梦想。
只是,婚事也得提前备着。
这好郎君可不好找。
“这些,我是不大愿听的,随你们吧。”
“总而言之,本宫的孙女,是不可以伺候人的。”大长公主用上了本宫儿子,齐夫人便知道她动怒了。
她赶忙起身,“儿媳知道,母亲息怒。”
一侧伺候的嬷嬷见此,小心低语,“殿下,您今日坐了许久,许是身子乏了,不如奴婢扶您回屋歇会。”
大长公主也不会存心给齐夫人脸色,随即顺着嬷嬷的话,同她回了屋。
齐夫人心口一松,“恭送母亲。”
里间、
嬷嬷扶着大长公主坐了下来。
大长公主笑了笑,“你如今倒是跟着崔氏一条心呢。”
嬷嬷面色一变,赶忙解释,“殿下明鉴,奴婢对您忠心耿耿。”
“奴婢也是瞧着县主,若是她知道了,指不定怎么为难呢。”
大长公主哼哼两声,“整个京城,谁有本宫这个婆婆做的和善。”
嬷嬷附和,“可不是,殿下当年未出嫁的时候,先帝都说您性情最好,如今都做了祖母的人呢,还是同从前一样。”
大长公主笑了笑,对这话不以为然,心中却是另一番盘算起来。
“明儿个,你递上帖子,我要去拜见太后。”
嬷嬷一怔。
大长公主叹息,“谁让这孩子是我的冤家呢。”
嬷嬷噗嗤笑了,“若是县主听见,怕是要伤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