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
皇帝正在看折子。
曹玉小心翼翼的奉上了茶点,又看好时机,小心提醒着,“陛下,您该歇歇呢。”
皇帝动作微变,直到批完手中的折子,才放松下来,端起身边的茶水,饮了两口。
“自打左相致仕,中书便无人为朕分忧了。”
曹玉心口一噎,合着中书其他人都是摆设呢。
不过,作为皇帝身边伺候多年的奴才,自是清楚主子所想的,“庶奴才斗胆,陛下也该按着朝臣的意思,提拔一位新的丞相为您分忧呢。”
皇帝并无恼意。
曹玉并不是一般的太监,他自幼习武,对他忠心耿耿,当初在东宫的时候,被他委以重任,替他做过很多事情,虽是太监,却也是他的幕僚。
“你说的不错。”
“先帝在时,曾替朕定下了人选,只是,近日工部事宜繁多,朕怕许爱卿身体受不住啊。”
曹玉一听这话,赶忙哎吆一声,“陛下,奴才昨儿个可瞧见了,许大人那身子骨可是顶顶好的,再说了,许大人忠心爱民,若是能为陛下再分忧,想来也是愿意的。”
皇帝哈哈笑了出来。
“你说的不错。”
皇帝抚了抚已经留长的胡须,“右相年岁大了,精力也不如从前呢。。”
“罢了,罢了。”
“传朕旨意,赐右相少保名衔。”
“封工部尚书许则川为左相,统领中书吏部。”
“户部尚书周汕,为平章政事,入中书。”
曹玉乐呵呵的应着,“陛下英明。”
“奴才这就去宣旨。”
皇帝摆手,“不急,明日再去吧。”
他可不是先帝那种人,他是宽松贤明的君主。
“朕有几日没见安和呢,去她的明珠楼瞧瞧。”
曹玉奉承道:“公主若是知道,定然高兴坏了。”
皇帝笑了笑,“今儿个是休沐的日子,也不知道这丫头在做什么。”说着,皇帝已经起身,往明珠楼走去。
明珠楼,是皇帝亲自取的宫殿名,虽后缀为楼,可实际却是一座不亚于椒房殿的宫殿,且临近太后住处,可见皇帝对这位嫡女的宠爱。
长亭中,炭火烧的火旺旺的,外头梅花开的正好。
安和公主端坐桌前,正默默读书,一侧的宫女分工严明,添水的添水,添炭的添炭,十分安静。
直到皇帝驾临的声音响起,这才打破了园中的寂静。
“天气这么冷,怎的在外头坐着。”皇帝见到宝贝女儿坐在外头,不由有些心疼。
安和公主笑着起身,行礼道:“儿臣见园子的梅花开的正好,便想着边赏花,边读书,边烹茶,也是一件雅事。”0
皇帝瞧了眼亭中的布置,又见她身上穿着的狐皮披风,微微点头。
“冬日寒凉,身子要紧。”说着,作势要带安和公主进去。
安和公主跟在身后,边笑道:“父皇还说儿臣,明明自己穿的也不多。”
皇帝笑了笑,“父皇是男子,火气重,不怕冷。”
安和公主哼哼道:“都是人,凭什么男子就不怕冷。”
皇帝闻言无奈一叹,“你这脑袋瓜子,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
安和公主跟在身后,“父皇,明年要开女子恩科,是不是考中的,也是跟那些男人们一样排名次。”
皇帝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安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