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刚落音,只见他手臂一挥,手中之物如流星般疾驰而出,直直地朝着前方砸去。
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那东西破空之声却异常刺耳,茹月即便站得稍远,也能清晰地听到几声沉闷的撞击声,紧接着便是重物落地的声音。
眨眼之间,御书房外便已空无一人,仿佛刚才那一幕从未发生过一般。
然而,那几声闷响和重物落地的声音却在茹月的耳畔久久回荡,让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
就在这时,唐瞎子似乎才回过神来,连忙带着茹月快步走进御书房。一踏入御书房,茹月便感觉到一股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
明德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面庞看似平静如水,然而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和紧蹙的眉头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焦虑。当他的目光落在茹月身上时,那股子的迫切与担心更是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怎么都遮掩不住。
茹月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上前几步,屈膝向明德帝请安行礼。
时间紧迫,明德帝显然已经无暇顾及这些繁文缛节,他迅速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迎上前去,一把将茹月扶起。
“不必多礼,快起来说话。”明德帝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其中蕴含的急切却是显而易见的。
明德帝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直接开口问道:“你们回京途中到底发生了何事?快快道来!”
茹月不敢隐瞒,将他们在回京途中遭遇禁军统领于兆麟假传圣旨,以及太子险些丧命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明德帝越听越是恼怒,尤其是当他得知于兆麟竟敢假传圣旨,妄图谋害太子时,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怒发冲冠。
“于兆麟好大的胆子!”明德帝怒不可遏地吼道,“他这是欺君罔上,罪大恶极!朕定要将他满门抄斩,诛他九族!”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洪福齐天,此次定然是有惊无险,而且不仅如此,他还成功地将那于兆麟给擒获了呢!如此一来,日后陛下您要如何问罪,那都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事情啦!”茹月眼见明德帝怒气冲冲,赶忙出言劝慰道。
一旁的武安侯对明德帝的脾气那可是再了解不过了,见茹月如此说,他也赶忙打圆场道:“是啊,陛下,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此次定能化险为夷。不过,不知外面现在情况如何了?”
茹月见武安侯发问,便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得知太子和楚宁安都安然无恙,只是因为身在城外,一时之间难以赶回宫中时,武安侯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然而,他心中却不禁对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子另眼相看。
要知道,太子和楚宁安可都是出身于高门大院的世家子弟,身份尊贵无比。可如今,他们二人竟然都要依靠这么一个小女子来成就大事,这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武安侯不禁暗自思忖,究竟是他和明德帝这两个当父亲的没有教导好自己的儿子呢,还是应该说这个小丫头天赋异禀、与众不同呢?
就在他心中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到唐瞎子开口说道:“陛下,侯爷,您二位可有什么话要交代给太子和楚大人吗?他们此刻还在城外等待着您二位的指示呢,时间紧迫,可不能耽搁啊!而且,姑娘稍后还有要事需要出宫去办,同样也是耽误不得的。”
正在交谈时,突然间,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
这声音犹如狂风骤雨一般,让人不禁心头一紧。
很明显,来者人数众多,而且步伐匆忙,似乎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
屋内的几个人听到这阵脚步声,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虽然心里清楚,这些人目前还不敢在明德帝的眼皮子底下肆意妄为,但一旦被他们围住御书房,茹月等人恐怕就真的插翅难逃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明德帝和武安侯也开始有些慌乱。他们意识到情况紧急,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于是,明德帝急忙将已经写好的信件交到茹月手中,并压低声音,快速地交代了几句。
茹月接过信件,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按照明德帝的指示,带着唐瞎子一同躲进了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