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原大地虽文化昌盛,但诸如安南、安西、漠北以及新罗等偏远地区,对儒家学说及医术的需求依然极为迫切。故而,基本上衍圣公一脉的人才皆已被分配完毕,仅剩下孔希学与其子孔讷尚未委以重任。毕竟,此二人宛如大小王牌一般重要,朱标自是要谨慎使用,将他们留待关键时刻方才出手。
果不其然,此番时机恰好来临。孔希学父子旋即迅速接获圣旨。对于此类圣旨,衍圣公一脉每隔一段时日便会收到一份,久而久之,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不仁了。
只不过这次是他们自己的,孔希学早已不想着要如何如何了,现在自己这一脉已然是这样了,无所谓了。
罗斯托夫听到要给自己派“大儒”,心里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自己这样得到大明的庇佑,在东欧平原上简直就是螃蟹横着走啊,害怕的就是这些都是要代价的。
罗斯托夫一直在等着朱标的“示意”。
朱标也明白,所以也没有废话。
“罗斯托夫,下一步你就要蚕食波兰了,这次你可以兵不见血刃的拿下波兰。”
“尊敬的太子殿下,臣下不明白。”
“哈哈哈,你个老毛子学的还挺快。”
“倭国盛产一种东西,叫阿芙蓉,这种东西可以控制人的心神,你将这东西传到波兰,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罗斯托夫也没有见过这什么“阿芙蓉”,还有倭国那地方自己倒是知道,可是也联系不上啊,隔得实在太远了。
朱标自然知道隔得远,再说了说倭国本就是自己的推辞,阿芙蓉那玩意儿倭国怎么有的自己还不清楚啊。
“呵呵,至于阿芙蓉的运转,我大明可以给你牵线搭桥,你出银子,倭国给你阿芙蓉。”
罗斯托夫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权利,而且他也不想拒绝,他现在满心都是扩张的欲望。
就这样,十两银子一两阿芙蓉,朱标准备直接从倭国发船,由海军护卫走海路到欧洲,将这批“阿芙蓉”传进欧洲。到了欧洲,那就不用管了,剧本都是现成的,全在自己脑子里,前世的英吉利那些“绅士”怎么敢的,自己有样学样就行呗。
朱标答应罗斯托夫,3000斤阿芙蓉,相当于两,也就是48万两白银,现在不用给钱,罗斯托夫也没有那么多,海军的船队过去以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要是不交钱,请放心,明军拿到的一定比48万两银子多得多!
账要一本一本的还啊,不急,咱大明皇太子有的是时间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