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恭敬地答道:“儿臣遵旨,定不负皇阿玛厚望。”
一旁的梅朵格格也含泪点头,感激地望着乾隆帝,这份来自帝王的认可,对她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荣耀与安慰。
然而,就在这时,乾隆帝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目光如炬,直视着皇后,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与责备:“朕不是已经让皇后在翊坤宫静思己过,后宫之事暂且交于皇贵妃执掌吗?你怎又擅自出宫,在这里弄什么玄虚?还嫌自己不够失德吗?”
听到乾隆帝如此毫不留情地指责自己,皇后娘娘——乌拉那拉氏如懿,眼中的绝望与愤怒交织成一张复杂的情绪网。她猛地抬起头,直视着乾隆帝,那双曾经充满柔情的眼眸此刻却带着几分决绝与不甘:“皇上,执掌后宫大权本就是皇后的职责所在,这是祖宗立下的规矩,怎能轻易更改?难道皇上真要违背祖宗之法,将后宫大权拱手让给皇贵妃吗?”
如懿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决绝与不甘,她抬头直视着乾隆帝,那双眸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委屈与愤怒,都化作这坚定的目光,倾诉于天地之间。然而,在乾隆帝的威严之下,她的这些情绪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力。
乾隆帝的脸色铁青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浓密的眉毛紧锁着,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难以遏制的怒气,仿佛火山即将爆发。他怒视着下方的如懿,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低沉而有力的光芒,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你!你竟敢妄议祖宗之法,还如此冥顽不灵!朕让你静思己过,是希望你能有所悔悟,没想到你至今仍执迷不悟,真是白费朕的一片苦心!”说到后宫之事,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后宫之事,朕自有主张,何时轮得到你来插手置喙?你身为皇后,应当母仪天下,为后宫众人之表率,岂可如此任性妄为!”
说到此处,乾隆帝的语气中除了愤怒,还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与痛心。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朕当年真是瞎了眼,没有听从皇额娘的劝阻,执意立你为继后。如今看来,这真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你非但没有成为朕的贤内助,反而屡屡让朕失望。”
如懿闻言,心头猛地一颤,她没想到乾隆帝会如此决绝地否定他们的过去,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仿佛在一瞬间化为泡影。她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声音中带着几分苦涩与无奈:“皇上,臣妾自知有错,但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后宫的安宁与皇上的颜面。嘉贵妃虽为皇上生育众多皇子,但她行事跋扈,臣妾只是略施小惩,想要以此警示后宫众人,岂料她竟如此不堪一击。”
乾隆帝闻言,怒气更盛,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一片,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略施小惩?你可知嘉贵妃现在只剩半口气了!她可是为朕生育了四个皇子的人啊!你身为皇后,不仅不知教导皇子,还如此残害皇嗣的生母,你究竟是何居心?朕真是看错你了!”
如懿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泪终是忍不住滚落。“皇上,臣妾绝无残害皇嗣生母之意,当时只想打压她的嚣张气焰,并未料到会如此严重。”
乾隆帝却不为所动,冷声道:“事已至此,不必再狡辩。从今日起,你便禁足翊坤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半步。”
永琪和梅朵格格面面相觑,此时也不敢言语。
另一边,永琪牵着梅朵格格的手轻声说:“格格,不管发生何事,我定会娶你过门。”梅朵格格红着脸点了点头,两人望着彼此,眼中满是坚定。
如懿被乾隆帝的话语深深刺痛,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因激动而颤抖的身体和声音:“皇上,臣妾从未有过残害皇嗣的念头。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后宫的秩序与皇上的权威。若皇上认为臣妾有错,臣妾愿意领罚,绝无怨言。”
然而,乾隆帝却并未因如懿的认罪而有所动容。他的脸色瞬间沉得如同锅底一般,目光如刀,直视着如懿,语气中带着几分冷冽与不容置疑:“皇后,你身为六宫之主,却屡教不改,一再触犯宫规。朕念及旧情,已对你多有宽容,但你却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如今,朕心意已决,后宫之事暂且交予皇贵妃执掌,你就在翊坤宫好好反省吧!若再有不轨之行,休怪朕不讲情面!”
说完,乾隆帝拂袖而去,只留下皇后娘娘一人孤零零地站在御花园中。她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落寞与凄凉,仿佛一朵即将凋零的花朵,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却再也无力与命运抗争。周围的宫女太监们见状,纷纷低下了头,不敢直视皇后娘娘的眼睛。他们知道,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皇后娘娘,如今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再也无法挽回乾隆帝的心了。
然而,无论皇后娘娘如何不甘、如何愤怒,都无法改变眼前的事实。乾隆帝的决心已经坚定无比,而后宫之中的权力格局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皇后娘娘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的打击与痛苦,等待着命运的最终裁决。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她内心的嫉妒与偏执,让她最终失去了乾隆帝的宠爱与信任,也失去了后宫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