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架运输机就在一南一北两个道路口落下,然后每架里面都走出两百多装备怪异的人,手里举着一个有着细长铁棍似兵器,那黝黑的洞口仿佛死神的凝视。
这里可不是平原,南北道路被控制,等于阻隔了吐蕃军逃跑的路线。现在摆在吐蕃军面前的选择很艰难,拼死一搏突围则会损失惨重,前往西域也无法占据一方;如果直接投降那更是什么都完了。
达扎恭禄对着赞普说道:“赞普,我带人掩护你突围出去吧,纵使豁出去这条命也要保留吐蕃的火种。”
赞普则是有些心灰意冷,指了指天上:“你跑得过那铁鸟吗,算了,命令全军放下武器,归降吧。只是可惜我继位这些年,殚精竭虑才平定内乱,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无奈却有如此惨败,一切都完了。”说着流下了不甘的泪水。
达扎恭禄知道这虽然屈辱,但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赞普已经决定了。于是达扎恭禄立刻下达命令,全体放下武器,跪伏在地。
就这样,吐蕃的灭国最终之战,没有任何交锋,未伤一人,就这样结束了。
……
长安御书房,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案头放着两封国书,国书内容十分儿戏,对就是儿戏,别说是一国之事,就算一个家族也没有这样的。
第一封国书,说的是春秋鼎盛的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宣布禅位,但继位的却不是他的儿子赤松德赞,而是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女人,名叫杨太真,号太真女王,这封国书就是以太真女王名义发出的,表示愿意与大唐保持了良好的邦交关系。
本来第一封就够邪门了,谁知第二封国书更离谱,说的是吐蕃新任女王杨太真禅位,由东女国小王赵曳夫继任。赵曳夫继任后改国号为苏毗,尊杨太真为太上女王。第二封国书自然是以苏毗国赵曳夫的名义发出的。
李隆基看着这两封国书头都大了,这什么玩意,简直太儿戏了,要不是吐蕃国的大印在上面,李隆基真以为这是什么恶作剧呢。
这时应召而来的中枢大臣也都过来了,李隆基也不废话,直接让高力士把两封国书给读了一遍。
静,整个御书房落针可闻。一众大臣都很想骂娘,得亏是现在,要是搁李二在位那些年,发生这种事早就骂开了,这什么玩意,这是国书,估计话本都不敢这样写吧,吐蕃一日两度易主,连国号都改了,这开什么玩笑呢?
李隆基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顿时舒服的了,刚才老子一个人如鲠在喉,现在看一群人便秘的表情,就很通透,果然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皇帝不说话,大臣也不说话,大家很默契的保持着沉默,但一直沉默肯定不行的,李林甫作为百官之首,只能硬着头皮打破沉寂:“陛下,这……”
李隆基:“这是吐蕃国书。”
“这……”
“这是真的国书。”
“这,这,这……”
“这件事很蹊跷很儿戏,对吧!”
“陛下所言极是。”
李隆基也心中郁闷之气尽除,智商也回来了,便道:“好了,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