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上前,从袖中取出五两纹银,轻轻置于功德箱内。
沈玉蘅拿起几炷香,点燃,跪地虔诚叩拜,心中默默祈愿旅途顺遂、家人平安。
随后,她莲步轻移,要了两盏长明灯。
素手轻拈灯芯,点亮灯后,烛光摇曳,映照着她温婉的面庞。
她目光凝望着灯火,嘴唇轻动,为家中双亲祈福。
诸事完毕,在知客僧慧明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厢房。
房间布置简约质朴,墙壁刷得雪白,窗棂擦拭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掌灯时分,一位小和尚手提竹制食盒,脚步轻盈地前来送餐。
食盒开启,两碗热气腾腾的米饭散发着清香,一碟白菜炖豆腐摆在其间。
虽然没有珍馐佳肴的奢华,却有着寺院素斋独有的清新淡雅。
二人相对而坐,于屋内的木桌旁静静用餐。
米饭软糯,白菜炖豆腐滋味醇厚,汤汁浸入米饭,别有一番风味。
片刻后,小和尚折返,手脚麻利地收走空碗空碟。
沈玉蘅旅途劳顿,倦意涌上眼眸。
她轻轻起身,进了里屋,将一侧打湿的外衣,挂在了椅子上。
之后,便在床上躺下了,不一会儿,呼吸便渐渐均匀,似是沉沉睡去。
华清搬起一把竹椅,出了门口。
此时,雨丝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打在屋檐上,滴答作响,犹如一首天然的夜曲。
他寻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听着悦耳的雨声,查看起原剧情。
原主名叫宋华清,祖上打拼下百亩良田,家境颇为殷实。
他呱呱坠地之时,母亲却因身子孱弱,在产后不久便溘然长逝,未能陪伴他成长。
原主的父亲膝下仅有他这一个独子,对他的学业栽培格外上心。
打从他幼年起,便不惜重金聘请了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悉心教导。
满心期许他日后能在科举之途崭露头角,考取功名,光大门楣。
怎奈命运弄人,父亲在一次外出打猎途中,不慎从马背上跌落,重伤不治,早早离世,徒留原主在这世间。
好在原主自幼便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
十八岁那年,他不负所望,成功考取秀才,了却父亲生前遗愿。
然而,原主生性淡泊名利,志不在官场沉浮,考取秀才之后,便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归田园,过那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
毕竟家中产业雄厚,足以保他衣食无忧,逍遥度日。
后来,他与沈玉蘅喜结连理。
将家中大小事务托付给忠心耿耿的管家打点,便携着新婚妻子南下,开启了游历四方之旅。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鹿鸣城,听闻城郊乡下的山景旖旎迷人。
次日清晨,便兴致勃勃地早早起身,奔赴乡下游玩。
本计划着能赶在黄昏之前回到客栈。
没成想午后时分,天色突变,暴雨倾盆而下。
那些拉客的马夫担心山路泥泞难行,纷纷提前返程,致使他们二人被困于深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