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青山覆雪 > 第251章 好久不见呀

第251章 好久不见呀(2 / 2)

宋书岚一听,心里便明白,傅钺这是还在为当年的事儿耿耿于怀呢。

中律司那些被龙潜谷抓走的弟子,至今仍音信全无,送去的书信和礼品,也都原封不动地被退了回来。

不过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窝火。

“当年那事儿,后来查清楚了。库房一角漏雨,看守的人没及时处理受潮的信号筒,分发的时候,又没人知道这情况,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发出去了。”宋书岚赶忙解释,试图缓和气氛。

“所以呢?”傅钺目光一凛,追问道。

所以呢?所以他们的失职,就要让无辜的任务人员来承担?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查清楚了”,就能抹平当年那些伤亡?

信号筒若是正常,他们不至于被逼到绝境,拼了命去搏。

倘若他今日不问,中律司是不是打算把这事永远烂在肚子里,永远不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继续装作无事发生。

“据我所知,给您的信里,对这事都有解释。”宋书岚回道。

“解释?哈哈!”傅钺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猛地笑出声来。“大家都是成年人,我要的,难道就只是一张被藏在信封里解释么?”

这种重大失误,就该昭告江湖,让所有人都知道,尤其是那些因为信号筒失效而丢了性命的任务员,他们理应有权知道真相。

傅钺后来私下查过,当年那批有问题的信号筒,发给了近二十个任务组,每组四到五人,算下来将近百人。

将近百人啊,他们难道不配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及真诚的道歉么。

江洵站在一旁,默默倒了两杯茶,一杯递给傅钺,一杯递给宋书岚。递茶时,江洵指尖轻触傅钺手背,微微摇头,似在暗示他冷静。

傅钺以为江洵此举是让他莫要动气,让他注意分寸,别再揪着此事继续说下去。

可这不就是在帮着外人挑自己的不是么?三阁的人也就算了,他知道他们对江洵来说很重要。可宋书岚是中律司的人,难道也比自己重要?

宋书岚接过茶杯,自知理亏,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屋内气氛愈发凝重。

“这件事,中律司有两大问题。”

江洵坐回原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其一,内部查清原因后,没有主动向受牵连的任务员当面致歉;其二,如此重大失误,竟未对外公布,试图瞒天过海。”

“我们投身此业,初衷皆是为百姓排忧解难、除祟驱邪。我们的敌人,从来都是那些危害无辜百姓安危的‘魑魅魍魉’。”

“可任务执行过程中,有一点绝不能容忍——任务员身处险境、急需支援时,中律司却因自身失误,未能给予及时保护。”

任务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信号筒求救。

一旦发出,便意味着任务难度远超预期,他们孤立无援,只能寄希望于中律司的支援。可若信号筒失效,那便如同在黑暗中掐灭了最后一丝希望,他们除了绝望等死,还能怎样?

当然,也有人会选择放弃任务,自行逃生,可又谈何容易?在那种绝境下,能全身而退的,又有几人?

“此事错不在宋记,毕竟失职的不是你,能做决策的也不是你。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将此事如实向上禀报。中律司不应只公开任务和榜单,失职与疏漏同样要公之于众。”

“傅钺是我挚友,若非有人搭救,恐怕早已命丧那次任务之中。”

“仅仅只是一封书面上的道歉远远不够,中律司应在院内那块的显眼石碑上刻下致歉之语,更要把这份歉意,实实在在地刻进每一位因此受伤的任务员心里。如此,才显诚意。”

傅钺紧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他怎么也没想到,江洵竟会这般为自己出头。

他那般爱惜羽毛的人,那般在外人面前谨小慎微的人,有朝一日,也会为了自己而同人据理力争。

他偏过头,看向身旁的江洵,烛光摇曳,映照着江洵端正的身姿,几缕发丝垂落在身前,勾勒出他俊逸的侧脸。

尤其是那双眼眸,在光影交错间,仿若藏着平静的湖泊,温柔又坚定。

“我自然知晓此事棘手,可正因关乎中律司声誉,才更应坦诚面对。若是一味遮掩,长此以往,令任务员们寒心,谁还愿为中律司全力以赴?”

“信号筒之事,不过是众多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多少类似的疏漏被你们悄然掩盖?公开,是挽回人心的第一步。”

江洵目光灼灼,声音清朗,不疾不徐间,似商量也似谈判。

宋书岚微微沉吟,目光在江洵身上打量片刻,似在权衡利弊。

“你这要求太过突然,也太过......大胆。我得先和容若商量商量,她出面解决,或许更有把握。”

江洵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端起茶杯,向宋书岚示意,“如此,便静候宋记的好消息。”

宋书岚无奈地摇了摇头,浅饮一口茶后说道:“你也知道,最近事儿多,就算这事能通过,怕也得等局势稳定下来,才能真正落实。”

她所说的 “局势稳定”,不言而喻,指的是朝堂之上龙椅归属的纷争。

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江洵将岭下寨任务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宋书岚。言语间,虽有维护邓余等人的倾向,但杀人事实确凿,至于如何定罪,还得看宋书岚和衙门的裁决。

待衙门那边的人赶到时,已是戌时末。他们的马匹,终究比不上中律司的精良,一路奔波,还是耽搁了不少时间。

三方势力汇聚一堂,寒暄自是免不了的环节。江洵应对那些恭维的场面话,早已驾轻就熟,每一句出口,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尽显圆润通达。

郜林等人在不远处静候,他们望着江洵与那群人并肩而立的身姿,心底竟无端泛起一抹欣慰。

往昔那个不善言辞的少年,如今已能在这般虚伪的局面中,从容周旋,独当一面。

“你不过去凑个热闹?”瑶卿眸光一转,看向正悠然剥着瓜子的傅钺,开口问道。

“我过去做什么?添乱么。”傅钺头也不抬,手上动作不停,声音里透着几分淡然。

瑶卿听闻,忍不住笑出声来,语气中满是调侃:“呦呵,这么快就给自己找准定位了?”

“我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