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武先举手报告,然后才站起来回答:“报告先生,实到二十一人,缺席三人,李文俊奉命去铜陵,周铁柱驻守殿前司不能轻离,赵姜提前潜入采石矶军营打探情报。”
周皇后示意李文武坐下,然后开始讲课:“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游击战争,在战争中,当弱小的一方,无法同强大的一方进行正面对抗时,会选择游击战。比如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在正面战场多次被项羽击败,就派彭越等人使用游击战,在敌后挑起战火,让项羽到处救火,疲于奔命,最后被拖垮。游击战以夜袭、破坏、搔扰为主,如果用的好,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我们大唐现在就是这样,大宋的人口、土地、军队都是我们的十倍以上,而且他们的军队以北方人为主,北方民风彪悍,当地人尤其是山东、陕西人,天生好斗勇武,而我们南方人大多文弱,同等数量的军队相遇交战,失败的都是我们唐军。所以我们对抗宋军,只能选择以游击战为主。北方人到了南方,水土不服,江南水网交错,宋军无法快速挺进,这都是我们的机会。”
这时有人举手报告,周皇后一看是梅如梦,便示意她站起来说,梅如梦道:“请问先生,彭越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游击战名将吗?您以前讲课时多次夸过他。”
梅如梦今年二十五岁,鹅蛋脸,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她本来是没有机会进入武士堂的,虽然她三年前就多次要求加入武士堂,但她的父亲、武士堂总教头梅武师断然拒绝,梅武师认为一个女孩子在武士堂肯定学不好。因为武士堂的训练非常残酷,当初进武士堂的有一百人,最后只剩二十三人,除了中途淘汰回周府的五十人,还有十二人在训练事故中不幸身亡,五人病故,十个人提前毕业,随周府两位公子去了矿山和制盐厂。只是后来梅如梦后来在金陵街头为救一个卖炭翁,打伤了两名太监,被抓进开封府大牢打个半死,惊动了皇后,皇后亲自下令,她才得已进入武士堂。
当时宫内因天冷缺炭,总管呙福派两名太监和十名禁军上街采购木炭,两名太监贪婪成性,仅以两匹绫布强行买下卖炭翁一千多斤木炭,完全是白居易写的《卖炭翁》真实翻版,卖炭翁不肯,被太监和禁军打得口吐鲜血,梅如梦正好路过,义愤之下,出手打倒了太监和禁军,她自幼随父亲学武,身手不凡,那些禁军完全不是对手,被打得头破血流,夺回了木炭后,她掏钱买下了木炭,让老人快走,老人千恩万谢地走后,她刚把炭卖了一半,开封府的大批差人就到了。小顺子带着皇后的懿旨到牢中救她时,她已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但她舍己为人险送命的事迹传遍金陵,也因此得了一个“金陵女侠”的绰号。
周皇后道:“彭越是汉代优秀的游击战名将,唐代也有游击战名将李靖和苏定方,但他们都不是最优秀的。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家里,有一个叫李湘潭的人,为游击战总结了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他的对手叫常光头,常光头有几百万军队,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占有国家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李湘潭只有几万人,大多是土匪和农夫组成的乌合之众,武器破旧、缺饷少粮,李湘潭就是用十六字真言的游击战,最终打败了常光头,统一了国家。所以李湘潭才是最优秀的游击战专家。你们很快就要上战场了,将成为坐镇 一方的将军,抵抗强大的宋军,要想打胜仗,一定要记住十六字的游击战真言。”
学生们纷纷在纸上写下十六字真言。
梅如梦举手问道:“请问先生!怎么会有人叫常光头这种难听的名字?这是外号还是真名?”
周皇后道:“是外号,他真名叫常开胜!就是经常旗开得胜的意思,但他事实上经常打败仗,一败就败得干干净净,输成光头,所以得了外号常光头,一个人名字可以起错,外号不会叫错。”
梅如梦又问道:“先生!我也有机会上战场吗?”
武士堂的二十四名学生中,有李文武、韩铁虎组成的“周府五虎将”,有赵姜、林仁雄组成的“十八罗汉”,只有后来的梅如梦只身一人。
周皇后道:“大敌当前,每一个大唐帝国的人都应当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东南西北。你既有心杀敌,朝廷当然会给你机会。”
梅如梦惊喜道:“多谢先生!”
梅如梦缓缓地坐了下来,目光紧盯着前方的周皇后。只见周皇后一脸严肃,语气凝重地继续说道:“今日乃是本宫为大家所授之最后一堂课。诸君之中,或于今午便要奔赴疆场,或明晨即须踏上征途。常言道:‘乱世出英豪’,值此江南危殆、国难当头之际,正乃诸君一展身手之机。其间或许有人会战死沙场,亦或有人重伤残疾,但必有勇者能成就名垂千古之伟业。待诸君等立下赫赫战功之时,朝廷绝不会吝啬对王公侯爵位之封赏。想那唐初之时,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流芳百世;而东汉初年,更有云台二十八将威震天下。假以时日,诸君之名亦有望登上凌烟阁,受万世敬仰。愿诸君众志成城!击败宋军!斩首曹彬!大唐必胜!”
学生们听闻此言后,一个个犹如被点燃的火焰一般,瞬间变得热血沸腾起来!他们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上,此刻都洋溢着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只见众人异口同声地高呼道:“众志成城!击败宋军!斩首曹彬!大唐必胜!”
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为之震撼。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以及对胜利的无比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