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皇宫成长得很顺利,只是这一世的她不再是肆意张扬,她高贵温雅,言谈得体,符合全天下人大国公主的形象。
他远远的看着,却不知为何心中有些难过。他知道她并不是这样的。
他见过,她随皇后上香,趁着宫女不注意,脱了鞋袜在山间冷泉戏耍,她银铃般的笑声比潺潺清泉还要动听;他见过,夏日的午后,她偷偷摆脱宫女,独自驾一叶轻舟,在田田荷叶中穿行,人比花娇;他见过,她偷偷换了骑装,策马奔腾,呼啸于山林,站在山巅俯览,久久不语......
她是平安了,她是喜乐了,她是不悲不苦了,她是一生无忧了,然而,她,不是她了。她不再肆意张扬,不再鲜活痛快,她在高高的宫墙里,活成了公主的最高典范。
他开始有些后悔了。但,若她这一生能因此平安顺遂,成婚生子,共享天伦,他觉得也是另一种圆满吧。
和熙公主国色天香,德才兼备,享誉天下。待她十五岁及笄后,天下名仕才子,各国皇亲贵胄求娶之人络绎不绝,然而,公主却并未倾心于任何人。帝后宠溺公主,不想勉强女儿,只能随她去。
她年满十八,帝后双双驾西,她请求为父皇母后守孝三年。三年后,她请求新帝也就是她的亲兄长,允许她归于佛门,常伴青灯。新帝不允,她再三请求,表明心意后,新帝执拗不过,许她带发修行。此后,她便一直长伴青灯了。
归于佛门后,她深居简出,除了抄抄佛经,最喜欢的就是丹青了。
某日,他又看到她伏在桌前画画,一时好奇,便走近了看。却见纸上,一个白衣青年负手侧立,面如冠玉,气质清新俊逸,腰间系着的玉佩,赫然是一只展翅的凤凰。
他猛地一震,那年她年方十八,为父母守孝,独居在寺庙。那时,他夜夜在她窗下相伴,只想慰她孤单之苦。却不想,原来她早就见过了他。他侧、立、行、走皆在她眼中,后来印在她心中,最后跃然于纸上。她常伴青灯多年,画了厚厚的一叠纸,一页一页都是他。
原来,他们早就相遇了。
原来,他们终归是相遇了。
她五十五岁的那一年,他又一次来到她窗前。
他是来告别的。
他马上要下凡去历劫了。未知归期,等他归来时,可能她已不在了,所以提前来告别。
“你要走了吗?”
是她先开的口。许是归于佛门,无思无欲的原因,她并未见苍老,青丝依然如墨,依稀还是少女的模样。
他默然的点点头。
“你还会回来吗?”
他轻轻的摇摇头。
她墨玉般的黑眸染上了点点星辉,静静的看着他,良久,开口道:“很高兴能遇见你。”
他笑了。
她也笑了。灿若星辰。
他转身离开。
她继续低头作画。画中的男子静静的看着她,嘴角啜着一抹浅浅的笑。
这是她画的最后一幅画。
他不知道的是,他下凡历劫后,第二年和熙公主薨,年终五十六。
公主无疾而终,留下片字遗言:丧事从简,金银器皿等贵重陪葬物一概不需,只需将她生前所作字画,随棺而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