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长离
北宋年间,杭州城,烟花三月,柳丝如烟,西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两岸的繁花翠柳。湖畔有一处雅致的庭院,名为“栖月居”,这里住着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子。苏瑶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身姿婀娜,才情出众,尤擅抚琴作画,在杭州城颇有名气。
苏瑶的父亲苏敬之,曾是朝中官员,因得罪权贵,被贬回乡,不久便郁郁而终。苏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体孱弱,在苏瑶十六岁那年,也撒手人寰。从此,苏瑶便独自守着这栖月居,靠着父亲留下的些许田产和自己卖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一日,苏瑶晨起,推开轩窗,春风拂面,送来阵阵花香。她望着院中的桃花,心中忽有所感,便取来画具,在庭院中支起画板,准备描绘这春日美景。正当她专注作画时,院外传来一阵清朗的笑声。苏瑶好奇地望去,只见邻家的少年郎宋逸,正与一群友人路过。
宋逸是杭州城有名的才子,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生得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他的父亲宋知远是当地的富商,家中资产丰厚。宋逸与苏瑶虽为邻里,却因男女有别,平日并无过多交集。
此时,宋逸也看到了庭院中的苏瑶,她身着淡粉色的罗裙,青丝如瀑,专注作画的模样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宋逸不禁停下脚步,看得痴了。友人见状,纷纷打趣,宋逸脸上泛起红晕,忙转身离去。
自那日后,宋逸常常有意无意地在苏瑶家附近徘徊,希望能再见到她。而苏瑶,偶尔也会在不经意间看到那个俊朗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一个月圆之夜,苏瑶在庭院中摆下琴案,弹奏起一曲《春江花月夜》。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穿过院墙,飘到了宋逸的耳中。宋逸听闻,寻声而来,驻足在院外,静静地聆听。一曲终了,宋逸忍不住赞叹:“好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苏瑶听到声音,心中一惊,起身来到院门前,见是宋逸,微微欠身:“宋公子谬赞了,小女子不过是随心弹奏,让公子见笑了。”宋逸赶忙说道:“苏姑娘才情出众,这琴声宛如天籁,令宋某如痴如醉。”两人相视一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一刻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
此后,宋逸与苏瑶渐渐熟悉起来。他们常常在西湖边漫步,谈论诗词歌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宋逸会为苏瑶讲述书中的奇闻轶事,苏瑶则会为宋逸弹奏美妙的琴曲,或是绘制精美的画作。在花前月下,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
不久后,宋逸向家中提出要迎娶苏瑶。宋知远虽有些嫌弃苏瑶家道中落,但拗不过儿子的坚持,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苏瑶得知后,心中满是欢喜,她憧憬着与宋逸的未来,想象着他们能在这花好月圆的世界里,携手共度一生。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他们筹备婚礼之际,宋知远的生意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他与人合伙的生意被骗,不仅血本无归,还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为了偿还债务,宋知远不得不四处奔走,变卖家产。
宋逸看着父亲日益憔悴,家中的情况愈发艰难,心中焦急万分。他想要帮忙,却又无能为力。此时,有人向宋知远提议,将宋逸入赘到当地一位富商的家中。这位富商的女儿名叫林婉儿,对宋逸倾慕已久,富商愿意帮宋知远还清所有债务,还会给予丰厚的嫁妆。
宋知远心动了,他苦劝宋逸答应这门亲事。宋逸心中痛苦不堪,他深爱着苏瑶,怎肯辜负她?但看着父亲为了债务愁白了头,家中即将陷入绝境,他又于心不忍。
苏瑶得知此事后,找到宋逸,眼中含泪:“逸郎,你我情比金坚,难道这小小的困难就能将我们分开吗?”宋逸握住苏瑶的手,声音颤抖:“瑶儿,我又何尝想与你分开?只是如今家中困境,我实在别无他法。若我不答应,父亲恐有性命之忧。”苏瑶泪流满面:“难道我们的感情就如此脆弱?难道你要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放弃我们的爱情?”宋逸无言以对,只能将苏瑶紧紧拥入怀中,泪水浸湿了她的肩头。
最终,宋逸还是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答应了入赘林家。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她整日将自己关在栖月居内,以泪洗面。曾经的花好月圆,如今已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