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华娱从代拍开始 > 第649章 观察很敏锐

第649章 观察很敏锐(1 / 2)

现在《爸爸去哪儿》已经播到了第三季第十三期,总共十五期,还有三期就播完了。

也就是说这个月月底播完整个季度。

嘉宾已经不是最初的几人了,而是换成了胡军、王宝强、邹市明、刘烨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子、女儿。

参与的明星嘉宾那就多了去了,有刘涛、宁静、樊少皇、王祖蓝等。

如果这个节目死掉,会损了一大批艺人的利益,本来有个节目能混混的,这一些没的混了,包括芒果台的利益。

要知道只这一季,广告费收入就是15亿,而整个季度成本在1亿左右,这里面包含明星片酬和拍摄制作等。

另外还有网络版权售价,版权在1.5亿,海外版权韩国、越南、泰国等,另外包括手游、图书、玩具等授权。

只这一季就能赚数亿,全系列含衍生内容,能有数十亿的利润,两家分都能分十几亿。

这么大的利益,是人都眼红,自然就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要弄死这节目。

当然芒果台弄死华艺的心都有!

现在外界对《爸爸去哪儿》的舆论批评声音很大,有记者问芒果台副台长张华立:“有人说,娱乐最没文化、最没深度,那你觉得做娱乐有意思吗?”

“有位清华教授说它终结了《超级女声》式的舞台竞技综艺霸权,开启纪实类真人秀黄金十年,这还没意思?精英文化在和大众文化的战争中败下阵来,需要反省的是精英份子自身,而不是一味指责对手。”张华立说道。

这位是芒果台的领军者之一,是后来欧阳常林和吕焕斌之后的第四任领导。

也是芒果台坚定的改革者。

后来他上台的时候,也是龙丹妮离开的时候。

这位的回应,可以说对《爸爸去哪儿》坚定的支持,就算你们不喜欢,这个节目还是存在的。

而他的回应,让这档节目进一步处在了一个风口浪尖上。

许多专家教授跑出来批评,社会学家蓝佩加认为:“《爸爸去哪儿》加剧了普通家庭对‘精英教育’的焦虑,推动早教机构、亲子游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就说:“节目中农村体验环节被包装成了苦难探险真人秀,满足城市观众对乡村的猎奇想象,却回避真实的城乡资源分配问题。”

农业大学叶教授就说:“农村还是很穷的,并不是什么自然风光秀丽,那是城市里的人对乡村美好的幻想,与精准扶贫中的复杂现实形成割裂。”

华东师范大学黄菡教授援引《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节目将儿童置于高强度拍摄、广告代言和公众凝视下,涉嫌违反‘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这是说把儿童作为“商品”剥削。

更多的专家教授说这档节目制造焦虑,比如林志颖定制赛车房,王岳伦送女儿读国际学校,隐性传递育儿资本决定论。

加剧普通家庭对起跑线的恐慌!

伦理、焦虑、商品、贫富差距等词汇接踵而来,让《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被盯上了“娱乐至死”的标签。

那位副台长不说还好,一说好像就捅了马蜂窝,那些个专家教授全跑出来了。

好像在说,看精英耐不耐何的了你。

这影响就很大了,人家说的也不是没道理,相当于已经引起了社会负面。

而上面真的在考虑“限童”!

由于社会性讨论很大,总局在所在官网发了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对于近期多档综艺引发的儿童权益争议,各电视台应该平衡好娱乐创新与社会责任!”

说白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不要过度娱乐,不要制造焦虑,节目要正确的引导。

这文章一出,社会科学院有名研究员就立马表示:“政府已经意识到,资本正在系统性开采儿童隐私红利,必须用政策划定底线。”

这只是吹风的一篇文章,政策还没有下来,就引得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开始减少儿童出境。

就连央视的亲子类节目都开始调整,把儿童改成了少年,比如《极速少年》!

还有很多在寻求网络平台播出。

比如《妈妈是超人》这档节目,就开始寻求网络播出。

怕上了卫视就给禁掉了。

现在的网络平台的内容还是没有怎么管的时候,可以作为政策避险。

当然也有很多亲子节目播出了这一季,还要看下一季要不要再弄,就要看上面的动向。

但《爸爸去哪儿》是没法调整的,这综艺本来就是以儿童为主题的节目,如果没有儿童,观众就没法看了。

这无疑是整个综艺市场的一次大洗牌。

当然上面还没有正式下文件,只是个吹风,给了缓冲时间,让他们慢慢调整,让他们把现有的播完,当然如果政策下来的时候就是一刀切,没的商量。

所以这事影响之大,打击面之广是谁都没想到的。

很多的明星都有受到牵连,利益受到了损失,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各大电视台都开始收紧了。

“你说玉兔和华艺这俩竞争,跟我们有啥关系,他们俩就不能线下打一架,直接分出胜负么。”贾乃亮抱怨。

“就是,尽早分出胜负,免得让我们受罪,挣不到钱。”李小路也抱怨。

他们参加的《爸爸回来了》,浙江卫视的节目,听说要停播,下一季度不会再拍了。

“哎谁说不是呢,我好不容易靠儿子有翻红的机会,能在这圈子继续混,没成想就遇到了这事,太难了。”董白莲扶额,沮丧的很。

自从那事之后,她便一蹶不振,拍戏是别想了,本来说靠儿子能混混综艺找回点人气,还能继续捞钱,这比演戏来钱快。

没想到两大巨头竞争,带动一群资本对垒,把他们都给影响了。

“现在这行不好混,特别是我们这样上了年纪,还生了小孩的也就只能混混综艺,年纪大了演不了女主了,进剧组都难。”霍思燕唉声叹气。

娱乐圈女明星年纪是硬伤,只要到了一定年纪转不了型,就只能去演妈妈,演长辈这样的。

但长辈这样的很少是主角。

让他们给那些小明星作配,他们也拉不下脸,且也有很多竞争者,演技更好,年龄大的女演员。

她们有什么啊,已经过气了。

“真希望他们打一架,就不会搞的我们这么难过了。”就连黄圣依也叹气。

没来路还要找她家那抽象的老公要钱,也是够够的。

她也上了节目,前几年生了个儿子。

现在这些已婚有孕的女明星,就只能靠子女来消费了,没剧组会要她们,娱乐圈永远不缺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她们更加的有青春活力。

娱乐圈很多明星艺人都希望他们赶紧打一架,别尼玛再搞事了。

至于外界的网友,则是一副看戏的状态,他们可理解不了明星们的烦劳,明明都赚那么多了,怎么还死要钱呢。

赚的多花的也多,豪宅豪车都需要维护保养,这么说不具体,具体的就是,李湘家仅仅是早餐费用就高达上万,她女儿吃的黑松露炒蛋,单份500块。

戚薇冲奶粉用的矿泉水一瓶300块。

黄圣依用的垃圾桶都是6万块LV的!

林志玲被曝每日饮用燕窝月消费10万,定制有机蔬果直送。

林心如给狗买的衣服就价值40万!

郭敬明家里就一盏台灯价值就56万!

这还只是他们平时生活中的消费,服装配饰、交通工具、以及平常娱乐都没算。

可以想象他们平时消费多离谱,这么离谱的消费,肯定需要来源,停工几年就是在坐吃山空,所以需要不断的有来源。

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综艺影视、从粉丝、从资本那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