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游历(1 / 2)

老鼋缓缓穿行在水流之中,一边游动着,一边为小白龙详细演示如何梳理水脉,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小白龙则是一路好奇地打量着两岸的风景,只见联绵不绝的水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忙碌的人群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一派繁荣景象。

“这,就是车迟国啊!”小白龙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此前,他曾跟随林楠一同游历大唐各地,早已领略了大唐的繁华与辉煌。

然而,此刻置身于车迟国之中,他所见到的景象却与大唐截然不同,这种不同,让小白龙深切地感受到车迟国相较于大唐的优越之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车迟国境内几乎没有一个闲散的和尚。”老鼋边游边说道,“这里的和尚,都被罚去做苦役了。因此,车迟国上上下下,无论男女老少,都自给自足,自强不息,没有乞讨之人。”

小白龙听完这番话,内心颇为震撼。他环顾四周,只见车迟国的百姓们个个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勤劳耕作,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就是老爷的车迟国啊。”小白龙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比之大唐,强太多了!”他心中明白,为何林楠会选择离开大唐,不再搭理那唐皇。

唐皇虽然是当代的人皇,但目光却如此短浅,根本没有认识到林楠的非凡能力和深远见识。

林楠与道有缘,与大唐却无缘,这实乃大唐之不幸,唐皇之不幸!

此时的小白龙并不知道,在那遥远的东土大唐,唐皇正懊悔不已。他再次组织了一支队伍,准备前往车迟国求取神物。

朝堂之上,唐皇唉声叹气,懊悔当日未能将车迟大国师挽留而下。

“朕有些悔之啊,当日若是诚意更盛一些,或许能将那大国师挽留而下。”唐皇叹息道。

朝堂下的大臣们微微摇头,他们也知道,那大国师性情逍遥,说走便走,根本不是常人所能挽留的。

“唉!”唐皇再次叹息,“最主要的是,朕未能求得那军沢之神物。若能求得车迟神物,吾大唐内的饥寒之苦,当也可迎刃而解!”

唐皇的话引起了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他们深知,车迟国的神物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一剂救命良药。

“既然如此,朕准备再派一支队伍,前往车迟国求取神物。”唐皇沉吟道,“不知诸位可有推荐之人”

有大臣出谋划策道:“似乎那车迟国地界,正在御弟玄奘西天取经的路上。不若让玄奘法师一同求取而来”

然而,唐皇却摇了摇头:“西天乃是尽头,车迟国却在途中。

若是玄奘法师到了车迟国,是返回还是继续去西天呢况且,朕听闻车迟国内尊道贬佛,若是玄奘前去,恐怕求不到神物。”

“因此,这去车迟国求取神物之人选,最好还得是那道门之人才行。”另一位大臣提议道。

“陛下英明,考虑周全!”一众大臣纷纷赞叹道。同时,他们开始为唐皇出谋划策,商讨组建求取神物的队伍事宜。

于是,大唐决定再组建一支名为“求道人”的队伍,前往车迟国求取以道为名的神物。

而此时的唐三藏,已经一路向西,踏上了取经的征途。

在即将离开大唐边界之时,唐三藏遭遇了妖魔的袭击。

幸好得太白金星及时搭救,才得以脱险。

然而,与他一同前行的两名随从却不幸被妖怪挖了心肝吃了,命丧黄泉。

只剩下唐三藏一人牵着马,孤独地继续前行。

不久,他来到了两界山。这两界山乃是五百年前从天而降,将东西分为两界,因此得名。

但实际上,这座山还有个名字,叫做五行山或“五指山”。

刚到这里,唐三藏便听到有急切的呼唤声传来:“师父来了!师父来了!”

“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的老猿。”护送他前来的镇山太保肯定地说道。

“是什么老猿”唐三藏好奇地问道。

镇山太保便为他引路,一边走一边讲述孙悟空的来历。他们走了数里路,终于来到了山底石匣前。

只见一个猴头露在外面,正焦急地呼喊着。

“师父!师父!可是大唐来的师父”孙悟空见到唐三藏,激动地喊道,“快快将我救出来,我来送你上西天取经!”

“我”唐三藏疑惑地问道。

孙悟空便将自己的来历和为何会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原因一一道来。

唐三藏听完之后,心中甚是欣喜,连忙询问如何能够救他出来。

孙悟空便指导唐三藏如何去揭开那顶上的金字压贴。

唐三藏按照他的指示,小心翼翼地揭开了压贴。

只见孙悟空瞬间从五行山中脱困而出,整座五行山也随之轰然粉碎。

待到烟尘散去,孙悟空赤条条地出现在了唐三藏眼前,翻身便拜:“五百年了,俺老孙终于出来了!”

他重返自由,忍不住感慨万千,“此番再也不用在此地受那牛鼻子道士的嘲讽了!”

“牛鼻子道士”唐三藏有些疑惑地问道。

孙悟空一听这个,便有些来气:“在师父之前,曾有个道士来这五行山,奚落了俺老孙一顿后离去。俺老孙还牢记在心呢!”

“那牛鼻子道士还是什么车迟国大国师。”孙悟空继续说道,“待俺有机会去那车迟国,一定要寻他斗法,好好教训教训他!”

唐三藏听完之后,却吃惊地问道:“车迟国大国师可是名为眀玄的道人”

“不错,师父如何知晓”孙悟空有些意外地问道。

唐三藏沉吟片刻,说道:“为师在长安城中举办水陆大会之时,那眀玄道人曾经出现,与我在高台上辩论。”

“原来是这样。”孙悟空恍然大悟地挠了挠头,问道,“那么师父可曾赢了”

唐三藏摇了摇头:“不曾。为师欲与那大国师讲经,他却和我说民生;我要说小乘佛法,他却说如何富国强民……在此番问题上,为师并未能赢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