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陌生地域,“多看多听少说”始终不会过时。
对于谢凌风而言,今天的会议其实就是一个熟悉各位同僚的恰好时机,“听其言,观其行”,就是最好的注脚,而其他领导也在利用这个场合观察他这位新来者。
......
“谢县长,这里就是我们工业园区了。”
陆风县西郊十余里,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园区。
时至今日,包括谢凌风老家平城县前几年就建成了高新区,陈钊担任县委书记之后,在曾友辉、黄常林两任党工委书记任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也是黄常林后来调任汉元县常委副县长的一个主要政绩。
说起来,现在谢凌风居然与黄常林一样的职务,也算是巧合了。
前几天,黄县长就给他打了个电话,话里话外就是谢凌风很快就会“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到陆风县,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在石波和蒋先军上任之后,也搞起了工业园区,由原任常委副县长负责,可惜两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没有搞成,留下一地鸡毛之后,对方拍拍手换了个地方继续做官去了。
因此,谢凌风上任之后,自然而然就接过了这个烂摊子,当然,相比前任,县委县政府也给他压了更大的担子。
今天陪同谢凌风前来视察的就是县府办安排的秘书岳嘉。
岳嘉现年二十五岁,说起来也巧,其竟然也是云州市师范大学毕业的,只是不是历史系,而是中文系,这应该也是田主任挑选他来对接常委副县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吧,毕竟两人可是校友,年纪也相差不大。
之前,谢凌风曾经询问过岳嘉,为什么会选择回到老家进入体制。
不错,岳嘉就是陆风县本地人。
因为有校友的这层关系,两人自然而然就有了很多话题,熟悉起来很快。在体制内,同学、战友、老乡本来就是大家的一个最好的“关系网”,校友也算是仅次于同学这一层级了。
岳嘉告诉学长,他是中文专业,本来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大四时就计划毕业后在云州市或者黄牧市找个好一点的中学执教。
但他的一位堂叔就是陆风县体制内之人,说当老师还不如做公务员,他又是中文系毕业的,正好进入体制内,就说服他父母让其从政,于是就让他考了公务员,又找了一些关系,就弄到了县府办当了一个科员。
说起来岳嘉与谢凌风的高中同学李志的情形雷同,均是外力驱动之下进入的体制。
但是,当他进入政府办之后,这才发现不是想象之中那么好,时至今日已经三年了,还是一名普通科员,甚至没有得到过担任任何领导秘书的机会。
这次谢凌风从省厅下放,还是他堂叔找到田主任,这才有了引荐给新领导的机会。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体制内也是一样,如果不主动,凭啥子让领导将机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