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宦海沉浮:从教师到公仆 > 第334章 因地制宜才是好方式

第334章 因地制宜才是好方式(2 / 2)

“第二、充分利用秋平镇的地理优势。

刚刚我过,我们秋平镇与工业园区相邻,现在园区正在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谢凌风也有信心带领工业园区在未来两三年里取得良好的成绩。而要想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我们陆风县发展的火车头,仅仅依靠园区现有的人力物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觉得,我们秋平镇完全可以成为工业园区的有益补充嘛。

大家都听过姑苏市,它苏市是怎么发展成为现在全国第一的地级市的,大家知道吗?”

在座者纷纷摇头。

“姑苏市距离沪市很近,它就将自己定位为沪市的后勤基地、后花园,为沪市提供各种物资保障。同时,沪市的房价很高,绝大多数在沪市工作的人根本就买不起房子,他们纷纷就到沪市买房安家,每沪市到姑苏市的高铁就像公交车一样便利,几分钟一班次,大家都是先到站台上去等车。”

到这里,谢凌风扫视了大家一圈,

“大家觉得,我们秋平镇是否与姑苏市类似?”

大家都点零头。

其实谢凌风当初在武义镇的时候,也是参考了姑苏模式,将武义镇定位为平城县县城的后花园,他一手打造的平山生态旅游项目、码头、物流中心,就是为县城服务的,并且初见成效。

而秋平镇也具备类似的条件,但缺陷就是其与县城中间隔了个工业园区。

因此,谢凌风给秋平镇的建议是,做不了县城的后花园,那就退而求其次,作为工业园区的后花园可不可以?

在他的规划中,工业园区将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打造成为一个“新区”的。而陆风县城老旧、狭,改造起来难度不,工业园区就像一张白纸,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绘图,那就简单多了。

“至于后续,大家可以先把这两方面搞起来,再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嘛,做事情就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好高骛远,再多的设想落不到实处也是宛然。如果这两点搞成了,不定到时候又有了新的机会呢。”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随即在霍书记的带头下,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比刚开始的那次更加热烈。

“感谢凌风县长刚刚给与我们秋平镇指点迷津,凌风县长不愧是经济发展方面的专家,稍一点拨,顿时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我们秋平竟然大有可为呀。

下来之后,我们将根据凌风县长的指示进行深入分析、规划,尽快落实到位。

但是,凌风县长,我们都没有经验,您后续可不能不闻不问,我们有什么问题,可要向您请求指示的。”

看得出来,霍明这位书记在镇里的掌控力还是挺强的,他直接定调之后,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甚至没有征求下吕镇长的意思。

当然,常务副县长做出的指示,大家基本上也不会反对不是?

会议结束,已经四点半,在谢凌风的提议下,由霍书记、吕镇长两位负责人陪同领导在镇上的街道上转了一圈,并就街道的历史、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