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进入80年代了(1 / 2)

季宇宁之所以要在明年,也就是80年出去,是因为明年初,他在伦敦金市场投资之后,他也不太放心自己的资产了,比如瑞银的账户,所以他还是要尽早出去。

再有就是,80年下半年,北美会有一个大活儿等着他。那个机会他可是不能放弃。

这个年代,国内自费出国留学申请还是很少的。去年,沪上地区申请个人出国留学的只有8个人,据说京城市自费留学的人数也差不多。

前世他们京城大学第1个自费出国留学的就是他们77级的,是77级经济系的,姓海的一位同学。

当时这位海同学是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联系北美的学校。

那时候北美的大学还是要有托福成绩的,可华夏没有托福考试,所以这位海同学就用自己大学本科的英语成绩报上去了,那当然肯定是个a。结果他申请的学校,加州的一所大学,也就同意了。

后来他是在82年初本科一毕业,就去北美留学了。

季宇宁觉得,他申请自费留学的北美的大学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即使他不是千万美元富翁,但是他也是世界上着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是科幻双奖的获得者。而且他还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他在北美出版的书,英文原版就是他自己写的,所以英文也没有任何问题。

留学地的学校没有问题,难点就在于国内了。

这个年代国内办任何事情,都是异常的复杂,像出国留学这种事情,他前世听说过,估计要跑20多个部门。

当然他现在也不是普通人,所以这些手续估计也问题不大。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他在京城大学的学业。

他的研究生是要上三年才能毕业的。

他现在还是研究生的二年级,明年下半年他将开始研究生三年级的学习。

也就是说,他如果明年下半年出国自费留学,那么研究生三年级他就不能再上了,而他们学校很难会让研究生提前毕业。

到时候不知道学校会不会给他这个状元一个特例呢。

想想学校,又想想老师们,他心里这时候突然产生了一阵的愧疚。

学校和老师们对他抱的期望很大,这点他一直都是深有体会。

如果他还在上学期间,就跑出去出国留学,不知道老师们会怎么想。他很怕老师们会失望。

他感觉现在他们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那种淡泊处世的态度。

就像写《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的那位费教授说的话,他说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就是“一间屋,两本书足矣”。

像他们学校很多老师,比如西语系的,还有中文系的很多老师,都希望他能去做学问,能这样传承下去。

特别是他们西语系的李主任、朱老先生这些人,都对他抱有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承其衣钵。

但是季宇宁这个前世穿回来的人,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可不愿意年纪轻轻的,就过这种“一间屋,两本书”的日子。

从后世穿越来的人,为什么要清贫呢?为什么只有一间屋呢。

而且他知道啊,未来那可是信息时代,两本书怎么够啊?哪够他抄的呀。

确定了明年的基本安排,季宇宁心里也踏实下来了。

现在,他身边的老婆最大。

此后,季宇宁除了去学校上课,还有偶尔去出席各协会的活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陪着他老婆,照顾他老婆。

从12月初开始,朱琳的腹部变化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隆起。行动也开始越来越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