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沿着小路继续前行。
不远处的大榕树下,有个四十多岁的大叔正坐在岸边抽烟,旁边拴着一条船。
“哟,几位坐船么?”
大叔冲着三人喊了一句。
因为大叔说的是本地方言,宋晋生和洪磊听不太懂,陈元生看了看小船,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多少钱?”
“每人一块,凑够十个人开船,如果有急事的话,可以提前开。”
“老板,就当玩了,坐一趟呗。”
下榕江宽六百多米,陈元生他们几个身娇肉贵,可不敢坐这种小船,万一在河中间翻船咋办。
“大叔,我们就来转转,不坐船。”
“唉……”
大叔苦笑着叹息一声:“搞什么动力城,把我家祖传的行业都搞没了。”
“哟,大叔,您家祖传什么行业?”
“摆渡啊!”
大叔始终没有起身,而且他坐着的那块石头,都已经磨出了一个浅浅的坑。
见陈元生很有兴趣跟大叔聊天,宋晋生和洪磊也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大叔继续道:“我家从明朝末年就在这里摆渡,已经三百多年了,祖传的职业。现在一拆迁,家没了,我也得搬呐,有人说上楼好,可我们得吃饭,我也不知道以后能去干嘛。”
“传了三百多年的手艺,到我这里就丢了。”
理论上来说,每个拆迁户拿到的拆迁费并不少,但也有人在乎的是职业、是情操,是传承。
洪磊在旁边道:“大叔,就算不拆迁,这里以后也会建桥的。”
“是,我也知道,只是舍不得啊!”
大叔拿出香烟,给三人递了过来,但也就陈元生接了。
大叔用火机给陈元生点着,然后继续道:“你们三位是来这里动员拆迁的老板么?”
“不是,我们也是听说这里要搞什么动力城项目,来看看有没有投资发财的机会。”
大叔看了他们两眼,轻轻点头:“是,一看你们的穿着,就知道都是大老板。投资吧,据说这里以后要投资200多亿,那些钱我们想都不敢想。”
“多好的地方啊,可惜喽,以后跟我们这些人没关系了,唉……”
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大叔叹息了好几次,看的出他对自己渺茫的前景,充满了忧虑。
陈元生则对大叔的职业充满了兴趣,双方扯开话匣子聊了起来。
大叔很健谈,毕竟干的就是这个职业,摆渡凑不够人的时候,就跟客人聊天,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触了很多。
据大叔自己介绍,在这里摆渡二十余年,救下的溺水者就有三十多个。
还有什么祖传的三条规矩:救人的大夫不收钱;逃难的不收钱;不打鱼。
前面两条充满人性化,但也不算夸张,但为啥不打鱼呢?
连宋晋生都充满好奇。
大叔解释道:“摆渡人赚的过路的钱,不跟打鱼的抢饭碗,不过,那些打鱼的,也经常给我们家送鱼,我们家就更没必要去打鱼了。”
三人在这里逗留了十几分钟,直到有几个渡河的老乡来了,他们才起身离开。
走出百米之后,陈元生立刻对洪磊说道:“洪磊,赶紧让人统计整理一下,看看咱们拆迁的这几个村子,还有没有类似于大叔这种传统职业或者传统技能,抢救性发掘和保存。”
宋晋生也点点头:“元生,咱们想到一块去了。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载体没了,文化也就没了。不能因为咱们拆迁,把当地的文化都拆没了。”
洪磊笑了笑:“是!刚才我只是觉得大叔挺有意思,还在想怎么给他安排份工作呢。那就先安排人赶紧调查一下,等统计完之后,咱们共同研究研究。”
陈元生又回头看了一眼:“大叔摆渡的这个地方风景很不错,想办法保留下来,弄成一个景点,让大叔以后继续摆渡,给他发工资。只要他们家后继还有人干,让他们家族再摆渡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