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开幕(1 / 2)

第454章 开幕

“一册《三体》大概十几万字。”

空气里弥漫着混合了冷却剂和焊锡的气味,

翟远走进南韩电信公社的设备间,四面墙上贴满灰色防尘塑胶板,墙角摆放着sun icrosystes的工作站和ib的磁带机,冰箱大小的服务器发出隆隆声响,指示灯红绿交替,工作人员抱着满是打孔纸带的回收箱穿梭往来。

一间这个年代典型的互联网机房。

“卫sir,十万字一本书,大概有这么厚吧”

翟远往外退了两步,远离了老式拨号调制解调器刺耳的连接声,对一同来参观机房的卫亦信,比了个一拃宽的厚度。

卫亦信将好奇的目光,从crt显示器上绿色闪烁的连串命令行上收回,望向翟远点一点头。

“那又怎么样难道有了互联网,你还能节省纸张”

卫亦信语气不咸不淡,显然对翟远玩失踪跑路来南韩这件事,仍有些不爽。

“节省纸张是硬件相关的问题,不过你感兴趣,我也可以介绍下嘛”

翟远哈的一笑,丝毫不在乎对方的态度,说道:“ib电脑搭载的外置硬盘,现在可以扩展到80b,即是一台电脑里,差不多就能存储……”

说到这里,望向一旁的陶宗颐问:“多少”

陶宗颐笑道:“换算成文字大概四千多万,也就是四百多部小说。”

“听听!这就是科技啊卫sir,一个硬盘四百本书,十个硬盘几多”

翟远对卫亦信咧嘴笑道:“分分钟盖过香江大学的图书馆,你话有冇节省纸张”

卫亦信乜眼望着翟远,不以为然道:“一台电脑几万块港币,不谈便携性,成本比书可贵太多了。”

“所以说啊,做人要拥抱时代,大东电报局没有在香江做起宽频业务,连你这位港督都不了解今时今日科技的进步,以为现在还是前几年硬件起步的阶段”

翟远笑眯眯说了句,指着电信公社的机房说道:“南韩用uucp协议搭建的互联网,现在主要流行的范围位于各大高校当中,信号传输速率60kb每秒……老陶,你来举个例子。”

陶宗颐再次说道:“如果我们继续用刚才四百本图书来做比方,60kb每秒的传输速率,理论上传输四百本图书大概只需要费两分钟时间。”

翟远接茬说道:“即是话,只要在南韩信号基站的辐射下,无论你跟我距离多远,我只需用两分钟就能把这四百本书送到你面前。”

卫亦信闻言皱了皱眉,这显然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

实际上英国也有互联网,且仅仅比东洋迟了一年时间,是使用loured book搭建的联合学术网,但英国鬼佬对这方面的热衷程度,明显比美利坚鬼佬更低,此时nsf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五个超级计算中心,大英还在左右摇摆,在这场互联网协议大战中,纠结着究竟是使用欧洲推行开放的osi系统协议,或者美利坚的tcp协议上左右摇摆。

“《龙珠》的作者鸟山明前几年画完手稿,需要开车十分钟去编辑部送稿件。”

翟远继续道:“之后他购置了一台工业级的传真机,总算可以在家将手稿传真过去,不必每个礼拜驱车出门。现在更方便,集英社的编辑部配备了苹果电脑,鸟山明连占地方的传真机都可以扔掉,我前段时间听二刺螈的漫画家讲,鸟山明正在研究电脑绘画,他最大的愿望是只要输入几段文字,电脑就能自动生成画面。”

“通讯科技方面的进步,不单只是我讲的这么简单,南韩和东洋的高校已经掀起互联网的潮流,教育网络有效扩展到大众民用的使用情况,各种协议和网络竞相登场,今天传输四百本书还需要耗费两分钟,或许过段时间,即便卫sir你退休回到英国,我远在香江,只用一两秒的时间,香江的图书、歌曲和电影即刻就能送到你眼前。”

“这是集合了全世界智慧的成果,各种技术和应用井喷的阶段,美利坚在这场协议战争中已经成为赢家,统领全球网络,而我们的大东电报局在做什么他在收购香江电话公司后,依然在增修电话亭,南韩已经研发出自己的大哥电话,而香江则快变成东亚电话亭最多的城市。”

“卫sir,现在是奠定香江通讯全球化的关键时刻,只有最大程度的开放机制,方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美利坚的科学基金会每年投入过亿美金,资助技术人才参与网络建设,我就不奢望港府肯出钱资助我,但是也不要拖我后腿,继续让大东电报局垄断这项通讯业务死硬啦!”

后世全港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在1991年方被引进香江中文大学,仅提供高校院校共享。

而直到1995年,香江方才出现网络供应商,将互联网推行到商业化阶段。

可惜紧接着就迎来了同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香江刚冒出头的互联网公司死走逃亡伤,直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谈网色变,等缓过劲儿来的时候,黄菜早就凉透,已经变成了新闻看雅虎,搜索谷狗,财经看纳斯达克,视频看油土鳖,社交用非死不可,短信用p的时代。

本港的互联网产品一个都没有……

没有人才吗也不是,后来内地如小红薯一类网站,技术部门都涉及到港资企业,实在是连番错失机遇,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让科技公司难以在香江冒起头,只能转战内地。

在这件事上面来看,大东电报局未必是坏,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