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456章 中港和神山

第456章 中港和神山(2 / 2)

…………

上个月月底,南韩奥运会收尾之际,内地第一枚中子弹爆炸实验成功,成为继美利坚、法国和苏联以后,第四个拥有中子弹技术的强国,紧接着,燕京实验室的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第一座高能加速器成功……

一切谈判都建立在实力之上,

基本条例的起草,亦是在这一时期加快节奏,由内地掌握主导权,逐渐敲定诸多细节。

刚从南韩回来没几天的卫亦信,又匆匆赶往内地。

临走前打了个电话给翟远,聊了几句在港督府里发生的事,以及律政司会在半个月之后,宣布取消大东电报局在通讯业上的专营权。

彼时翟远正跟着南韩的专业团队,在新界地区勘察地形,得到卫亦信肯定回答以后,当即通知何子朗可以着手正式注册自己在香江的通讯公司。

一切项目尚未落地,员工还是陶宗颐与快播科技的老几位,纷纷在给新公司命名这件事上出谋划策。

‘香江通讯’‘火星通讯’‘环球电讯’‘数码通’……

基本都是参考国际公司的命名方式,尤其对标大东电报局打对台的意图明显。

香江通讯vs大东的香江电讯,火星通讯vs大东在英国本土的水星通讯。

翟远逐个听完,全都不满意,连连摇头。

纵观香江通讯历史,从最早东洋的中日电话电力,到后来置地集团收购中日电话电力成立的的香江电话,再到如今被香江电话又被大东电报局全面收购,重组的香江电讯、马交电讯、鹏城电话公司三家,整个脉络相当清晰,涉及到对内对外的通讯业务,华资在当中占不到任何优势。

“所以我这次打算僭越一下,新公司改做中字头,纪念下这历史性一刻。”

翟远笑着说了句,接着在注册书上大笔一挥——中港通讯。

毕竟是社会性企业,与文娱集团下辖公司不同,这时候再玩梗便有些不合时宜。

在翟远敲定‘中港通讯’这间新公司成立在即以后,紧接着又对陶宗颐负责的东洋半导体业务进行了改制。

过去挂着东芝的招牌,是为了蹭热度拉动订单,但现在东洋半导体已经可以摘下东芝两个字。

正式更名——神山电子。

以后的新订单,尤其这次与南韩三星集团的业务往来,合同上经由‘神山’这间公司出口,虽然百分之九十的员工仍出身自东芝半导体,但东芝的影响力却自此一次过,全部抹除。

整个十月份,

中港通讯以新界为起始点,自毗邻鹏城的上水开始勘察。

东至西贡、西至元朗、南起柴湾,北接大埔,

形成一张大网将整个港九新囊括其中。

粗略估算下来,至少需要七座基站,方能让数码信号全部覆盖,如果考虑到大屿山、南丫岛、长洲这些区域,数量仍要往上增设,而铺设海底光缆更是规模和耗资甚巨的项目。

香江大概有两个汉城的大小,今年汉城一座城市的电话总线路超过两百万条,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0部,移动电话则是每百人20部的数量,同期香江固定电话数量仍处于每百人50部左右,移动电话服务勉强称得上起步,较之汉城亦存在差距。

“根据南韩团队做出的调查,如果将移动电话的主营业务放在香江岛和九龙两区,新界放缓发展速度,以固定电话线路为主,再将互联网数码线路集中在金钟为中心的商业区,各大高校社群,算下来成本会降低一半有余。”

月底,陶宗颐找到翟远,告知了他南韩团队们这段时间里勘察出的结果。

翟远随手翻了翻调查报告,挑重点看了几眼,问:“整个项目,在技术上有没有难度”

陶宗颐摇摇头:“电话业务经验相对成熟,没什么困难。至于互联网,大家都是从美利坚学来的技术,基建落地以后,仍需要从美利坚的网络中心连接,毕竟目前各国都发展不起来自家的网络中心。”

此时美利坚五座网络中心,几乎囊括了全世界的数据传输。

翟远了然点头,沉吟了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开口道:“港九新的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线路全部铺起来,互联网方面可以在新界放缓,但还是得覆盖住港岛和九龙,既然要做就全面些,抠抠搜搜挤牙膏没什么意思。”

陶宗颐闻言笑了笑,接着又提醒道:“不过这样一来,成本会超过我们与三星原本商定的价格,溢出部分要拿出真金白银补足。”

“先尽快动工吧。”翟远揽住老陶的肩膀说道:“钱的事我来搞定,这种项目的工期至少按年来算,我们还有大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