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全国第一人(1 / 2)

第261章 全国第一人

周浩然这也算是看明白了。

窦局长拉拢他。

是想给他荣誉、给他光环、给他地位,让他跟国家队挂上关系,把他留在国内。

这样一个技术天才流失去了国外,那就太可惜了。

可是,要在这么重要的金融大工程里对他委以重任,这是不可能的。

这也能够理解。

他太年轻了。

重用他,把那些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们放在什么位置

还有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种公家项目的问责机制。

你用最有名望的大院士、大教授,失败了,有帅锅的理由,是院士、专家教授们水平差。你用一个十八岁的小孩儿,失败了,这是用人失误的责任。

这就是国家队科研和民间科研的核心区别。

民间是个体的。

企业家可以承担全部责任,说干就干!

只要有魄力,就敢打敢冲。

大不了就创业失败,从零开始。

所以民营企业里搞研发,都愿意用年轻人,年纪过了35岁甚至就面临淘汰了,“经验”在创新研发的领域里,更多的时候都是副作用。

人体智力爆发最好的年纪,也就是25岁-35岁之间,最适合搞研发。

国家队就不一样了。

得有资历有经验……说白了,就是要有能力自己承担责任的人。

出事了,谁做事谁承担。

而不是谁用人谁承担。

周浩然这么年轻,他要是做国家项目失败了,他肯定承担不起责任,没人愿意为他来承担责任。

这就很唏嘘。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银行体系的支付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那真是太简单了!

他是见过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种超级平台的人。

每天承受几亿次的黑客攻击,每天几亿次的小额交易……处理起来那真是稳如泰山,放眼全世界都是一等一的产品。

国内的金融系统,不是互联网。

属于金融内网。

内网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就意味着不需要承受来着外界的黑客攻击,就更简单了,不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被无效攻击给占用。

单个营业点,有小型机,每天只需要几百次的转账交易。

省里汇总有大型机,单天也就是几十万次的处理量。

就这么小的规模,处理起来还极其费劲,电子化处理故障频频,需要不断的人工介入、电话沟通来传递信息……

“程院长,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现在金融系统的困境,主要是信息传递的困境。”

周浩然跟他一起去了学校,还在念念有词。

程院长点了点头,“是啊,信息的传递,这是最大的症结。邮政汇款,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周浩然笑道:“知道,就是去邮政那边写好单据,要汇多少钱。然后邮政把相关的单据邮寄到收钱方的银行。对方拿到单据,审核过后,就可以把数字写在存折上,钱就算是到账了。”

“直到今天,邮政汇款还是这种,一等就是七八天。”

“嗯。”

“银行汇款,知道怎么做吗”

“不清楚。”周浩然对这些老古董的信息传输方式一点不感兴趣,“邮政有邮递系统,所以汇票什么的方便,银行总不能也是邮寄。”

程院长道:“过去,银行是发电报。”

“哦!”

周浩然算是认识到了过去银行体系的运作方式。

程院长接着说:“后来,电话比较普及了,汇款更多的就是用电话沟通,都是人工。八年前,我们国家终于开始了信息化建设,批准了一个大项目。”

“什么项目”

“搭建卫星金融通讯专网。”

“怪不得呢!”周浩然这才知道怎么回事,不禁失笑,“怪不得我看各家银行头顶都有一个小锅盖呢。”

程院长点了点头,“嗯,现在银行间的信息传输,依靠的是卫星传递。”

卫星可以传递信息。

比如手机。

又比如电视,红星台能够被全国观众收看到,就是红星台把电视信号通过信号塔发给了卫星,然后由卫星发回地面。

周浩然道:“一个金融系统专用的卫星通信网,这很好啊!”

程院长摇头道:“并不是,这里还有卫星技术。我国的卫星数量少,技术还不够,做不到全覆盖,就意味着无法实时的进行进行信息的传输。通常来讲,一家银行如果想要传递信息给另外一家银行,每天只有两三个特定的时间点。”

周浩然恍然大悟,“错过了,就要等第二天才能传递。”

程院长道:“对,这就耽误了一天。”

周浩然道:“传信息耽误一天,收信息再耽误一天。”

“如果只是这样,转账速度也能挺快。可银行系统对安全性很重视,要由人民银行来中转,由人民银行起到监督、备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