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炮战(2 / 2)

这一炮打出去,几百米的有效射程下,威力直接拉满!

清军炮手被打的压根没法还手,因为距离太远了,子母炮作为轻型火炮,它的优势在于射速,而不是在于射程,子母最大射程只有三百米,有效射程才一百多米。

可现在就是,汉军在几百米开外,就对他们进行火力覆盖打击,汉军的重炮更是已经对准了一千米开外,清军的后方炮队和火药桶子。

一发重炮的炮弹,还非常好运的命中了正在运输火药桶子的推车,火炮的高热和速度将火药桶里的火药瞬间引燃,而后引发了剧烈的殉爆,几个推车的清兵当场被炸成碎片。

这还怎么打完全打不了啊!

额勒登保作为三军临时统帅,居然还能沉得住气,因为现在大战已经开始,对战场过多的干涉变阵,不仅没有丝毫作用,反而会让战场局势变得更糟糕。

就连德楞泰主动请战,要求带着巴图鲁骑兵,去踏平反贼的大炮,也被他一口回绝。

骑兵是清军的杀手锏,也是决定战局走向的重点,他刚刚已经用千里镜观察过,反贼的骑兵似乎很少,再加上前面几次骑兵交锋,反贼的侦骑数量明显不足。

这也很合理,反贼起家湖湘之地,这里本来就不产马,就连他手下的这数千骑兵,实际也是来自七省凑出来,并不是湖湘本地的骑兵部队。

而且,清军的火炮看似已经被汉军给压制住,但实际的损失也还在可接受范围。因为清军的火炮真的太多了,几乎已经达到平均一个千总麾下,就能分配10门火炮的火器比率。

如此高比例的火器配额,并非是满清重视火器,纯粹是这东西打起仗来真的好用,不需要讲究什么战术,直接火器平推碾压,就能压下大部分汉人的反抗了。

只是,现在的情况却是颠倒过来,曾经被清军倚仗,而无往不利的火器碾压战术直接失效,他们反倒是被反贼给火力压制了。

之所以清军炮手能一直不崩,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湘西出来的老兵,打过了仗,纯粹在于清兵的炮兵阵地比较分散。

这可是火炮,肯定得分散排布,阵地密集那也是相对而言,怎么可能真的全部紧挨在一起,不怕一个炸膛,带着其他人殉爆吗

这也就导致在清军炮手推进时,只能专注于自己,很难注意到友军的死伤惨状,就算看到了也会因为大战已经打响,而无暇顾及。

简单举个例子,当你身边有人倒下,鲜血还溅了你一身,那正常人都会全身僵直,感到害怕和本能的恐惧,不用觉得羞耻。

可要是隔了数米远距,或者十几米远,那恐怖感就会大大降低,好事者可能还会本能想去凑热闹。

换到战场上更是如此,儿万人的大型战场,周围个是炮火轰鸣,身边的炮手友军都在几米开外,死了一个你可能都不知道。

而且就在身后还有数万大军压阵,跟着自己一块稳步推进,这还有个屁的恐怖感,有的只会是麻木的从众,所有人一起推着火炮往前跑。

就算真有人怕死,想退后,不会觉得督战队是吃干饭的吧

汉军作为兴起不过一年的反清义军,在军队建制下也是有着督战队的存在,是作为维持军队临战建制下的最后一道保险措施。

“轰轰轰!”

汉军大炮持续轰射下,几百米到一千米的战场距离也在迅速拉近。

终于,清军的前锋炮手硬顶着汉军的火力压制,从几百米开外逼近到了一百多米的有效射程。

清军前锋炮手已经折损三分之一,都是被汉军火炮的火力覆盖下带来的伤亡。

只是,好不容易到了有效射程,不等他们把子炮换进去开炮还击,汉军已经快速把实心球炮弹,给统一换成了早已准备好的散弹。

虎蹲炮可以发射散弹,明军当年打女真人就用过,而且也不光是虎蹲炮来发射散弹,还有那几十门重炮,也都快速清理炮膛,往里头装填大量碎片化的散弹块。

清军到了一百米的有效射程,汉军同样也到了散弹的有效射程。

400门迫击炮、50门重炮的散弹抛射,这威力铁人来了也顶不住啊!

清军炮手几乎都没反应过来,就被几百门汉军火炮打出来的散弹,给犁了一遍。

清军炮手瞬间伤亡惨重,那些一下子死了的还好,没什么痛苦。

没死的就惨了,全都被散弹打的血肉模糊,血液混合身上的绿营兵服,在地上不停翻滚哀嚎,看着尤为恐怖。

不少幸存的清兵炮手,人都快吓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