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对朱玲冷漠道:
“你跟我来前院,我们好好聊一聊!”
说罢,王多鱼转身先去了前院那边,朱玲咬了咬银牙,跺脚跟了上去。
“聊就聊,你以为我怕你啊”
她这是色厉内荏,实在内心慌得一匹。
在她的印象中,王多鱼的性格相对温和儒雅,对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儿,也不是很在意。
可是今天这一次,她似乎是惹毛了王多鱼,所以他应该是真的生气了。
上一次,王多鱼也是这样的表情,只不过那次没那么严重,因为这一次是事关王君宏的教育问题,而她这个当妈的跟王多鱼这个当父亲的,双方在这方面有分歧。
并且她还逼着王君宏作出倾向于她这边,却是违背小家伙自己意愿的选择。
八十七号院前院,王多鱼看了一眼朱玲,然后让保卫科帮忙把院门给带上。
“朱玲同志,我现在很严肃地跟你讨论王君宏这个小朋友的教育问题,虽然他也是你儿子,但你不能阻止他作出一些违背他本意的决定.”
“他才三岁多,懂什么”
王多鱼闻言,冷声道:
“哼,他不懂,难道我不懂么虽然他才三岁多,但他已经能够背诵二十多首古诗词了,也已经快学完小学数学了”
“我们当大人的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让他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引导他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由你自己来帮他做决定.”
“你没看到他很喜欢穿军装么这几天他都是穿军装,你眼睛又不瞎,不要告诉我你看不到,既然他都那么喜欢军装了,你说他会不喜欢报纸上面的照片么”
朱玲反驳道:“我的意思是他还小,不应该让他上报纸”
“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年龄小怎么了他既然是我王多鱼的儿子,是龙是凤全看他自己如何选,你不会以为他现在不登上报纸,以后就没有这样的事儿了么”
很多名人的后代,基本上都是销声匿迹,不再被大众所熟悉。
聪明这种基因,它确实是没办法遗传的。
所以王多鱼也不敢确定王君宏这个小家伙,未来就一定会成为数学家,也许他去当兵,进入部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王多鱼看来,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健健康康就好了。
他对王君宏跟王君安两个孩子,没有很高的要求,就只是开心快乐和身体健康。
当然,他们现在还很小,王多鱼在学习上面对孩子要求严格,跟他的要求,并不冲突。
严格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是希望他们将来长大之后,能有更多的选择。
不是说孩子当不了数学教授,王多鱼也会逼迫他们一定要成为数学教授。
现在的王君宏,听起来他好像是非常聪明,未来可期。
但孩童时代聪明,并不代表他一直都这么聪明,这个世界缺少天才吗
因此王多鱼对此也不是抱有很大期望,免得因此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导致孩子负重前进,甚至成为压垮孩子的一根稻草。
毕竟在小家伙出生之后,他这辈子注定不会缺少压力的。
谁让他父亲是名满天下的数学皇帝呢
那么王多鱼这个当父亲的,能够做到的就是陪伴和引导,而不是继续给他施加压力。
朱玲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教育方法,王多鱼并不赞同。
并且她又不能够陪着小家伙长大,教育孩子这件事,肯定是王多鱼这个当父亲的任务,而不是她。
“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需要你来操心!”
王多鱼继续说道:
“你有时间你就来看看他,但你不要干涉我对孩子的教育.”
突然,朱玲道:
“不,我要我的孩子,我不想让他继续跟着你了!”
“你觉得可能么先不说我不可能同意,就说小家伙他自己也不会跟你走的。”王多鱼的表情突然变得更加轻松了:
“再说了,你拿什么来养他你有时间陪着他长大么别搞笑了,我不想再听到这些,你好自为之。”
说着,王多鱼摇摇头,然后回了院子。
被怼得哑口无言的朱玲,非常生气,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多鱼离开。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她可以跟王多鱼好好过一辈子的,但是现在,她都有些讨厌自己了。
回到后院屋内客厅的王多鱼,跟小家伙聊起了那张照片的事情。
他夸赞了小家伙几句,穿着军装,确实很帅气。
至于说这种照片的底片,王多鱼明天会让人帮忙拿过来。
转眼第二天,王多鱼就来到了文津街大院这边,找到了李瑞。
“老书记,帮我一个忙,我要这份报纸上面的照片,能不能麻烦你帮我联系一下这家报社,我需要这张照片和底片”
后者闻言,看了一眼报纸,然后翻了一下自己手上的这份报纸,道:
“你看看,这家报纸也有,话说这张照片上的小孩,是谁家的孩子呀”
王多鱼:“.”
虽然但是,可王多鱼还是挺郁闷的。
李瑞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惊呼道:“这张照片上面的小孩,不会是你的儿子吧我记得你好像结婚了,但好像又离婚了.”
“不对啊,你儿子都这么大了”
他在八一年的四月初便来京城这边报道了,而那会儿的王君宏,也才五个月左右,还那么小,他当然不认识。
后来这几年,李瑞也不是很经常跟王多鱼见面,就更别说见到王君宏这个小家伙了。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家伙呢。
“对,老书记啊,他八零年十二月出生的,再过两个月就四周岁了”
听到王多鱼的话,李瑞有些尴尬地应着。
旋即便表示,他肯定会联系报社那边,尽快地把照片和照片的底片给要回来。
“对了,报纸上面的照片,要不要通知一下报社,不要再报道了”
王多鱼闻言,摇头道:
“没关系,反正都已经报道了,这个时候撤销也没什么意义,而且他还很小,也基本上不会离开大人的视线.所以不用管那些报社”
“但是,算了,我等下跟方领导聊一聊吧”
这一次的事情,确实是报社那边过于莽撞了一些,直接就发表了,也没知会一声。
但下一次肯定不能够这么办了。
过了一会儿,王多鱼见到了方礼和,跟后者商量了一下关于他儿子照片的事情。
“领导,我希望你可以帮我跟新闻媒体部门的领导反馈一下这件事,以后要是类似这样的照片,发之前最好知会一声.”
方礼和肃然地点头,表示这件事,他会严肃处理。
“不用严肃处理,我不怪他们,毕竟他们也不知道”王多鱼摇头道。
事实上,他也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上纲上线。
连李瑞这位老书记都不认识王君宏,其他人就更不认识了。
估计也就经常见到王君宏的刘德本、吴从炘等人才有可能认出来。
另外,如果是王多鱼和王君宏父子俩站一起,别人或许才会往他身上联想,其他人可不会。
反正小家伙现在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加上孩子都会长大,也没人会把这样一份报道当回事儿。
只不过这件事也提醒了王多鱼,确实要稍微关注一下,免得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那就难办了。
聊完这件事之后,王多鱼转身又去忙工作了。
可是另一边,接到上级领导通知的几家报社主编,一个个都慌了神。
他们都没有想到记者随手拍摄下来的照片,背后居然站了一尊大神。
被领导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拍摄照片的那位摄影师记者,顿时倒大霉了。
这一切,王多鱼并不知道,他更加不知道的是,法新社已经将他儿子的照片刊登在了他们的刊物上面。
东方幼龙!
根据法语的翻译,法新社给王君宏取了这样的外号。
很显然,这个外号十分形象。
很多外国人看到这样的报道之后,都非常吃惊。
当然,也就是丘成桐、约翰米尔诺他们这些人没有看到这份报道,否则的话,肯定会认出来的。
对于大部分数学家来说,他们都不怎么关注这些时事新闻,特别是这种严肃的新闻,他们更不会去关注。
这张照片只是短暂地引起了大家的惊讶,但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国庆阅兵仪式,而不是一个身穿军装的小屁孩身上。
一个年幼的小家伙,屎尿估计都还控制不住的年龄,有什么好关注的
国庆阅兵的风浪在国内外都被广泛讨论,但王多鱼身边却是风平浪静。
时间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十月十号这一天,连续工作了一周的王多鱼,终于是处理完了所有工作。
“今天休息一天,走,我带你们出去逛逛,你们想去哪里”
说是他带人出去逛逛,实际上就是他自己需要放松一下。
松弛有度才能够更好地协调生活和工作,让自己的身体不至于那么疲惫。
“爸爸,我想去动物园看狮子长颈鹿”
小家伙顿时高声呼喊道。
京城动物园比冰城那边的动物园大多了,并且里面的动物也有非常多。
狮子长颈鹿这些都是非洲动物,国内可没有。
“好,那就去动物园逛逛。”王多鱼笑着定下了今天的行程。
李蓉蓉、陆月柠、王君宏他们几个孩子顿时高兴地直接原地蹦了起来。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当然也开心。
来到动物园,王多鱼他们也看到了那些奇奇怪怪的动物。
看着这些来自非洲的动物,王多鱼突然想到了大洋洲那边的考拉、袋鼠等动物,心想着如果国内这边的动物园引进来的话,那么往后小家伙他们也可以看到了。
实际上,如果能够出国去走走看看,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其他风景、动物、美食等,也是挺不错的。
可惜,王多鱼现在的身份,很大概率没办法再出国了。
逛了动物园之后,吃过午饭后时间也已经来到了下午两点,王多鱼他们收拾了一下,就前往机场,返回冰城了。
回到哈工大之后,王多鱼就去找虞正则。
“老虞,忙不忙”
“王教授嚯,你这个大忙人都不忙,我就算再忙也必须抽时间出来呀,何况你可是财神爷.”
虞正则看到王多鱼的时候,顿时惊讶得不行。
身为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虞正则在这所学校内,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一个人物了,但王多鱼却是没有来找过他几次。
甚至,他只有在少数时候,才能够在大会上见到王多鱼。
“说实话,王教授你能来找我,我深感荣幸,蓬荜生辉……”
“老虞你太俗了,我们都是一个铁锅里吃饭的人,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呢”
王多鱼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接着道:
“客气话我也不多说了,我今天来找你是想跟你聊聊关于光学镜头、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建造一座天文望远镜观测台。
等王多鱼说完之后,虞正则顿时惊呆了:
“王教授,如果要建设天文观测台的话,那肯定不是一笔小数目呀,而且你观测的还是超新星爆炸等天文现象,对光学仪器设备的要求肯定非常高……”
“以我们学校现在的技术水平,恐怕做不到哦…”
“老虞你别说这些丧气话!”王多鱼道:
“帮我搜集一下资料,一周后我就要资料,没问题吧”
“搜集资料肯定没问题,我是怕耽误了你的工作…”
“行,那就没问题,拜托了!”
王多鱼交代清楚之后,便离开了。
目送他离开,虞正则却是严肃了起来。
这种事,王多鱼只需要跟苏正淮交代一声就可以了,让后者跑一趟,或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但王多鱼却偏要亲自跑一趟,足以说明他非常重视这件事。
所以虞正则也不敢疏忽大意,轻视怠慢这件事。
就在虞正则忙着联系他们系内其他教授老师们的时候,王多鱼已经来到了书记办公室,见到了刘徳本。
“书记,我又来找你申请项目了,给我预留最少二十亿人民币和两亿美金…”
本来看到王多鱼的进来,刘徳本还挺高兴的,但听到对方开口就要这么多钱,笑容瞬间凝固了。
二十亿人民币和两亿美金啊,这笔钱太多了。
“多鱼,什么项目需要那么多钱呀”
刘徳本一边招呼着王多鱼坐下来,一边询问着详细情况。
他没说哈工大现在的资金状况,而是想问清楚,看看能不能省下来这笔钱。
王多鱼也不含糊,直接便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基本情况。
一座天文望远镜观测台,基础设施并不值钱,真正费钱的反而是望远镜设备。
拿一九四八年建立的海尔天文望远镜来举例,当时是在一九二八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海尔从洛克菲勒基金会得到六百万美金的补助款,在其参与创建的加州理工学院管理下,计划设计建造一个包括五米反射镜的天文台。
首先是选址,定在了加州一千七百米的帕洛玛山之上,因为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光污染影响。
只不过受到二战的影响,最终是在一九四八年才建成。
但是整个建造过程,先不说技术层面,光是材料就耗费了许多。
比如为了减小因导热太慢而造成的形变,整个玻璃的背面被浇筑成蜂窝状,浇筑过后又经过十个月的退火处理,最后用专列沿特定的路线,将镜胚运往筹建中的帕洛玛山天文台进行磨制。
需要使用31吨磨料磨去镜面中心部分4.5吨玻璃,最后成型反射镜本身重大14.5吨,镜筒重140吨,整个望远镜的转动部分重530吨。
如此庞然大物却能够运转自如,它可以拍摄到暗至23等的天体,换句话说,比我们平时用肉眼所看到的最暗天体还要暗600万倍。
并且经过长时间曝光,甚至可以拍摄到远达10亿光年的星系的光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技术问题,那就是如此庞大的镜片,在转动到不同位置时,镜片将会因为本身的重量而有轻微的下垂,改变表面形状的精确度,而镜片的精确度必须维持在两百万分之一英寸内。
也就是二十五纳米!
因此,在建造过程中,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使用单一的轻薄镜片或是许多灵活的小镜片组成的镜子群,它的形状可以使用计算机控制的伺服机系统建立内部的支撑细胞自动的控制。
所以仅仅只是这些工程量,就不会简单。
王多鱼当然想要建立一个五米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台,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
当然,别说如今这个时代,就算是后世那个时空,我们国内也没有一个五米级别的大型光学望远镜观测台。
那么想要建造这样的光学望远镜天文台,其难度系数之高,技术要求之恐怖,简直难以想象。
另一方面,也是非常耗钱的。
刘德本听完之后,整个人都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