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轩详细地讲解了一番,李矩听完后,拍了拍刘正轩的肩膀,鼓励道:“正轩,此事你抓紧去办,若是能成功,对咱们军队和百姓都是一大幸事。”
张贴告示回收海带后,刘正轩再次来到港湾。渔民们围拢过来,眼神中充满好奇。一位老渔民率先开口:“大人,这告示上说的海带吃法,真有那么多种吗?还有那海苔,到底是啥样的美味?”
刘正轩笑着回应:“大伯,您放心,这海带吃法多样,每一种都别有风味。就说这海苔,是把海带切成薄片,烘干后撒上盐和油,吃起来又香又脆。等我们做出来,您尝了就知道,保准喜欢。”
这时,一个年轻渔民凑过来,急切地问:“大人,那咱们捞上来的海带,您真能都收了?”
刘正轩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只要大家按要求打捞,我一定以合理的价格全部收购。” 渔民们听了,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期待与干劲。
在询问渔民造船高手的过程中,刘正轩得知了张大海的消息。虽然刘正轩想建造船厂,可现在还没画船厂、大型船坞、战舰的图纸,所以刘正轩没去打扰,想着下次回来时再去拜访。
事情交代清楚了,大军继续进发,这次随军带了很多的干海带,士兵们的伙食也丰富了。
在尘土漫天的官道之上,一支由四十人构成的镖师队伍,正浩浩荡荡地朝着清河村挺进。队伍的中央,几匹膘肥体壮的驮马稳稳地驮着沉甸甸的火油罐,在日光的映照下,泛出别样的光泽。
当队伍踏入清河村,瞬间打破了村子原有的宁静。村民们纷纷从屋内走出,脸上满是热情的笑容,他们对这些镖师早已熟悉无比。“哟,你们可算回来了!”“这次出去,一路还顺遂吧?”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和镖师们打着招呼。
为首的镖师一边笑着回应村民,一边指挥众人前往镖师营地。安置好驮马与火油之后,镖师正欲安排镖师们休息,这时,凌峰的传令兵匆匆赶来。“队长,凌营长有请,他就在后山兵工厂,和杨云清道长一同等着接收火油和重要信件呢。”传令兵说道。
镖师队长当即点头,稍作整理后,便带着装有信件的匣子,跟着传令兵前往后山兵工厂。
此时,后山兵工厂内,杨云清道长和徒弟正在仔细查看新生产的子弹。听到脚步声,道长抬起头,看到镖师走进来。
“杨道长,一路奔波,总算把东西安然送到了。这是二少爷让我务必亲手交给您的信,火油也都安置在咱们营地了。”镖师双手递上信件说道。
杨云清道长接过信,满怀感激地说:“诸位辛苦了,此次任务意义非凡,多亏了你们。”
随后,杨云清道长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只见信中详尽地阐述了简单提炼柴油的方法。他眉头微皱,认真研读着每一个步骤,心中暗自慨叹:“侯爷真是深谋远虑,竟能想出这般方法。”
接着,杨云清道长叫来自己的徒弟吴海阳,说道:“徒儿,侯爷在信中教了咱们提炼柴油之法,这对咱们蒸汽机的研发至关重要。咱们这就和镖师去把火油取来,尽快着手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