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长的渔民思索片刻,说道:“要说造船高手,那必定是老孙头。他造船几十年了,十里八乡无人不晓,只是他性子有些古怪,住在村后头那座小院子里 。”
刘正轩听闻,喜出望外,谢过渔民后,立刻带着众人前往老孙头的住处。敲开门,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门口,眼神犀利。刘正轩恭敬说道:“孙老师傅,久仰大名!我们打算在乐安郡建船厂,特来向您请教。”
孙德厚上下打量众人一番,冷哼一声:“建船厂?谈何容易。你们知晓这造船的门道吗?”
来福抢着回道:“孙老,您可别小瞧我们将军。他可是立下赫赫战功,才被封龙骧将军的。我们有实力建造这样的船厂。”
刘正轩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绘制的战舰图纸,展开说道:“孙老,我打算在乐安郡建造一座大型造船厂,打造这样的战舰。您先看看图纸。”
孙德厚接过图纸,缓缓展开,原本平静的眼神中渐渐泛起波澜。图纸上,一艘双层木制战舰跃然纸上,结构复杂却又布局精妙。上层为了望与指挥区域,视野开阔;下层安置士兵与物资,稳固坚实。战舰两侧,各标注着12门火炮的位置,布局合理,能保证强大的火力输出。
孙德厚的目光被战舰的动力系统设计吸引,人力与风力相结合的独特构思,龙骨水车的巧妙运用,让他不禁微微颔首。再看到那可调节的多组船帆以及大型平衡舵的设计,老孙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这设计从何而来,这图纸如此精妙,前所未见?”老孙头忍不住问道。
刘正轩诚恳地说:“孙老,我平日喜爱钻研各类造船之法,这图纸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一些理念,希望能打造出更强大的战舰。”
刘正轩接着说:“孙老,我还计划建造大型的船坞,打造些先进的造船工具,比如龙门吊等。希望您能加入我们,一起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将来还会打造钢铁战舰。”
孙德厚见刘正轩态度诚恳,神色缓和了些,说道:“罢了,看你有心,进来详谈。”众人跟着孙德厚走进屋内,只见墙上挂满了各种船只设计图。
刘正轩环顾四周,由衷赞叹:“孙老,您这些设计图真妙啊!”
孙德厚拿起一张图纸,说道:“造船,不仅要考虑船体结构,还要结合这乐安郡的海况。这附近暗流多,船身必须坚固且灵活 。”刘正轩一边听,一边点头。
孙德厚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有如此雄心壮志,老朽愿意助一臂之力。只是这龙门吊等工具,从未听闻,不知是何模样?”
刘正轩耐心地解释道:“龙门吊是一种大型的起重设备,能轻松吊运重物,大大提高造船效率。我虽无法立刻画出其模样,但我可以详细描述,您凭借精湛的技艺,定能理解。”
随后,刘正轩与孙老就造船厂的规划、船坞的建造、工具的制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两人越谈越投机,孙老对刘正轩的见识和想法深感钦佩,刘正轩也对孙老的经验和技艺充满信心。
他双手递向孙老,目光诚挚:“孙老,这是给您的启动资金。咱这船厂筹备迫在眉睫,您先用这些银票,抓紧找些手艺精湛的工匠。我给每个工匠每月三十两银子的工钱,您作为船厂厂长,肩负统筹全局的重任,每月五十两银子。这是您应得的,是对您能力与经验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