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余杭水患1(2 / 2)

邱予初苦笑,她也知道前路凶险,但是她不能不去啊!一是有皇帝圣旨,二是她也担心白清舟的安危。

“我没有儿戏,我有圣旨!”邱予初拿出明黄色圣旨递给崔羡,“喏,你自己看!”

崔羡一脸狐疑,接过一看,眉眼越发紧皱,无可奈何道:“那……走吧!即刻出发!”

眸色加深,犹豫片刻,终是开口:“紧跟着我!”

“嗯!”邱予初点头示意。

崔羡的调度能力令人叹为观止,离下朝仅仅一个时辰而已,两百余石药材和一百余石粮食就集结完毕整装待发,跟随崔羡一起前往余杭。

邱予初听到一路上还有人在汇报,离余杭就近的物资早已送去,先解燃眉之急。

不禁猜测他家药铺产业究竟有多宏大?

“怎么?看傻了?”崔羡挑眉一笑。

邱予初回过神来,方觉刚刚竟然盯着他的脸想入神了,现在被崔羡误会看他入神。

抿唇,不着痕迹地撇开目光问道:“你家的药铺产业遍布元安各地?”

“嗯……”崔羡简短回答。

“在一个时辰之内集结这么多药材和粮食不简单啊!”邱予初满眼促狭。

崔羡放下手中可调度名册,静静地望着她,唇角轻扬:“对啊,所以呢?”

邱予初抿唇:“没什么,就是看你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这么有实力?”

“呵呵……古人云:机不可泄,财不外露!”崔羡语气如常,倒了两杯热茶放在桌上,一杯自己端起喝。

邱予初心中纳闷,崔羡是给她倒的吗?就算是吧!拿过另一杯热茶轻啄,一时无语。

崔羡看在眼里,似笑非笑。又拿起名册,圈点勾画,思索可以调度的药铺和人员。

难怪皇帝要将他设为工部郎中,手中资源富可敌国,怎能不用呢?

崔羡目不斜视地看着画册,邱予初掀起窗帘看外面。

他们先坐马车到沧州,在沧州乘船行至扬州,扬州到余杭段洪水肆虐,就只能陆路行驶。

一路上,邱予初可以明显感觉到马车的颠簸,自行调整坐姿让自己舒服些。前方灾情紧急,自是不敢耽搁。

外面日头正盛,邱予初看了半晌便退回马车闭目养神,心中默念:希望余杭的臣民能安全度过此关。

崔羡留心到她的动作,半弓起身子对外面的车夫吩咐道:“仔细脚下,安全为主!”

“知道了,少主!”赶马的车夫听后明显降了速度,马车也平稳了些。

崔羡说完坐回座位,闭目养神。

“灾情紧急,早一点到余杭,就能多救几名百姓,赶路自是迫在眉睫。我没有那么娇惯,不必刻意减缓脚程。”邱予初知道他的意思,开口劝道。

崔羡幽幽说道:“我觉得马车太快,根本坐不稳!”

“噗”邱予初内心吐血,这就叫自作多情吗?抿了抿唇,不再开口。

不多时,崔羡睁眼,自顾自聊起:“听说余杭各州县此次水患损失严重,无数商铺、农田被淹,灾民更是死伤无数……”语气沉重。

邱予初不再贸然开口,免得又引起误会。

这回崔羡的语气倒是柔和了些,问道:“十公主,有何见解?”

邱予初思索片刻,满面愁容地说:“古来水患,救济之策便是:

其一,速拨库银,广集民夫,全力抢修溃决之堤坝,此条父皇已经派人在着手抢修,不必担忧。”

其二,遣派能员,分赴周边未受灾之地,采买粮食、衣物、药品等物,火速运往灾区,以赈济灾民,安其生活,救其性命,且需设立粥厂、医馆,妥善安置老弱病残。这一项你在做,也不必担忧。”

其三,着令地方官府详查户籍,登记受灾详情,以便日后按灾情轻重,合理分配救灾款项与物资,亦为重建家园之筹备。只是地方官府现下都自顾不暇,可能只得暂且搁置。

邱予初陷入自己的沉思中,自言自语,丝毫没有注意到崔羡眼里逐渐闪着奇异的光。

其四,治水之策,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余杭地区地势平坦,水势缓慢,泥沙易沉积,疏通河道最行之有效,只是耗费人力较大,收益较小,若是有改良之策就好了!”

邱予初认真思索治水之策,神游在外。

突然,马车一颠,邱予初脱离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