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语言艺术(1 / 2)

事件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不断发酵,风吹落天涯作为线上春晚的代表,发布了一条有关于那些资料的视频。

视频的内容大致如下:

首先说明他们线上春晚节目组并非不接受春晚节目组的“善意”,但考虑到春晚节目组提到的禁止泄密,他们这群人担心因此惹上麻烦,不想无事生非,所以综合考量之下决定将这些资料退回。

至于拒绝泄密和资料的完整性,这一点可以通过春晚节目组上一次找到他们时,摄影师录制的视频佐证,那段视频早就被挂网上不知道经过多少手剪辑,成为各种各样的引导手段剪的天花乱坠。

然后是他们在电视台门口的经历,在这一段里风吹落天涯正好就借助那门卫小哥的客气,开始反串好人,帮助那小哥说诸如:

“诶呀,人家也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个可怨不得人家。”

“不然随便什么人,想起一个随随便便的节目名称就能够被轻易放行,那岂不是就乱套了?”

“也许就是觉得我们属于民间组织,不够正规;不过这跟人家小哥可没关系,人家就是负责看门的。”

但很明显,这些看似开脱的话语之中蕴藏着很深的逻辑陷阱。

典型的抛开事实谈问题。

如果只看风吹落天涯的发言,似乎核心就是围绕着那个小保安在开脱,言语之中全是善意的表达。

可一旦带入实际情况,那么这背后的寓意可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线上春晚如今什么热度几乎是人尽皆知,更何况还是电视台这种消息灵通的地界。

后面又说人家只是一个看门的,在知晓线上春晚热度的情况下还对他们进行阻拦,这明摆着惹祸上身的举动就显得相当刻意。

那么是谁觉得线上春晚不正规,是这个小小保安吗?

哪怕他真的这么觉得,但面对这么一块巨大流量,也不可能做出如此举动。

那究竟会是谁呢?

且不说网民里总会有些聪明人,能看透风吹落天涯隐晦的表达,就不算那些聪明人,玩舆论要是不会请托带节奏,风吹落天涯这么久就算是白混了,而且也会显得青史留名等人非常的傻。

在网上接连不断的舆论浪潮之下,风吹落天涯再一次丢出一个重磅炸弹:

作为春晚运营的新模式,借用春晚节目组说过的话,即将作为未来春晚发展的榜样。

所以他在这里要跟广大网民来一个简单的竞猜。

当然,说是跟网民竞猜,实际上剑锋直指春晚。

这个竞猜的内容很简单,线上春晚要和传统春晚比一比最终的成绩,并且隐晦的指出春晚是否受欢迎,与春晚的进行形式没有关系。

这是一步奇招,就像春晚节目组拿出自己大咖位来压他们的小咖位,让风吹落天涯不得不接下那一箱代表“友好”的资料。

风吹落天涯这一手摆明了,就是在用小咖位碰瓷传统春晚的大咖位。

线上春晚的最终流量如果不如传统春晚,那就代表着形式革新并非影响人们关注的缘由,将问题直指传统春晚如今日渐僵化无聊的内容,算是直接在他们的痛点上打出暴击效果。

反之,线上春晚如果流量优胜传统春晚,那就更丢人了,一群大佬云集没干过他们一群门外汉的临时阵容,输了竞猜但赢了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