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杵着下巴:“对,利益真的可以蒙蔽人心。”
见识更广了,也就能看的更透彻。
这时,赢阴嫚凑了过来:“张君,能不能介绍一下大秦。”
张彦点头:“没问题。”
【华夏统于秦,那秦是始于何地?】
“哦,介绍朕的大秦了吗?虽然朕知道,但是朕依旧想看看。”
【秦朝,也可以说秦国的出身并不显赫,相对于其他春秋战国的霸主诸侯国,秦国就有点惨了。】
【晋国出自周朝的宗室。】
重耳有些破防:“仙人,我们是唐国。”
【齐国出自姜太公。】
【就算是被人鄙夷的楚国,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问鼎中原的诸侯国。】
“仙人!我们是明国!”楚国国君不服气了,楚这个国号,哪有明这个国号更有牌面啊。
【但是秦国的先祖仅仅是给周天子养马的。】
【但就是这名不起眼的养马人,他的后代却在几百年后,一统华夏,为华夏开启了新的篇章。】
天幕中出现了秦国最开始的地图。
【秦邑,秦国的开始,在这个远离中原的地区建立了。】
【秦国祖上是商朝的重臣,但随着武王灭商,秦国的祖先站错了队伍,失去了中原的封地。】
【至此,秦国先祖被贬到西部边疆,在渭水旁给周王室养马。】
【之后,因为养马有功,周孝王把一小块土地分封给了秦国的先祖。】
(三千年前的黄土高原可不是印象中的黄土高原。)
【但秦邑所在的地方土地狭小,而且周围还有蛮夷西戎虎视眈眈,所以生存环境不算太好。】
【这也导致秦国沾染了西戎的习俗,并且有时也和西戎有通婚,所以中原诸侯国把秦国归类为西戎。】
【虽然秦邑没有中原富饶,但秦国人依旧很珍惜。】
【而且因为秦国处在边疆,四周都是戎狄,这也让秦国有了扩张的理由,作为周朝的诸侯国,秦国征讨西戎,根本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遵守礼仪。】
【再加上西戎生产力低下,组织松散,这也加快了秦国扩张和增加人口的速度。】
【数代国君亲自带兵征讨西戎,甚至还有战死沙场的国君。】
【同时为了分割打击西戎,秦国把国都迁到了西犬丘。】
【近百年的发展,秦国已经成了西部边陲最强大的势力。】
【但是这不足以让秦国问鼎中原。】
【但很快,秦国的机会来了,这个机会就是西周出现了继承问题,西戎攻破镐京,周天子被杀。】
【因为西戎威胁和镐京的残破,这里已经不适合当国都了。】
【而此时的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有功,被封为伯爵,至此,秦国在礼法上,已经和其他诸侯国平起平坐了。】
【不止如此,秦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周平王赏赐的岐山一代的土地。】
【虽然此地已经被西戎控制了,但这也让秦国有理由东进。】
【而这片土地便是赫赫有名的关中平原,日后很长时间,也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就算是在后世,关中平原也是华夏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
此时,西周和西周之前的朝代沸腾了,大一统啊,别管他们能不能像后世那样大一统,但这终归是个念想。
重耳懵了:“得关中者得天下?怎么会这样?”
【随着关中平原为秦国打开大门,秦国开始东征,西戎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经过百年的努力,在秦穆公时期,关中尽归秦国。】
【此时的中原诸侯国终于开始重视秦国。】
【而秦穆公也积极参与中原事务,终于,世人认可了秦国是中原诸侯的一员,甚至得到了孔子的赞赏。】
【虽然中原诸侯国依旧像看暴发户一样看秦国,但也接纳了秦国。】
【但是此时关中,还不是后世印象中沃野千里的关中。】
【之后便是秦国对关中的开发。】
【关中是一片盆地,被高山包围,有函谷关,武关,大散关等重要天险关隘,关中平原中,有渭河,洛河,泾河多条河流。】
【虽然看起来很适合农业,但关中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土地盐碱化。】
【虽然高山挡住了兵灾,但海洋的季风也进不来降水偏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夏天。】
【不止如此,关中也缺少小河,积水无法分散,再加上黄河影响,关中的土地盐碱化很严重。】
【为了解决土地盐碱化的问题,秦国没少费心思,其中最重要的工程便是郑国渠。】
此时的秦国国君眼前一亮:“好东西啊。”
【秦王嬴政上台后,秦国国力已经到达了巅峰,可以随时东出,鲸吞中原。】
【为了限制秦国,消耗秦国的国力,韩国派出了一名叫郑国的工匠,帮助秦国修水渠。】
帝制时代之前的君主一头问号,不理解这是什么操作。
【水渠开工一段时间后,秦国知道了韩国的心思,本来想杀郑国,但郑国告诉秦王,这条水渠只能给韩国续命,但却可以让秦国受益无穷。】
【于是,秦国开始支持郑国,这条郑国渠修建完成。】
【这条郑国渠也改善了关中盐碱化的问题。】
【从此,关中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选之地。】
【虽然秦国独霸关中,但是关中相对于黄河下游的平原,依旧狭小。】
【但秦国还有另一处天选之地。】
【那是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秦国的运气来了。】
【南方的四川盆地发生了内斗,四川的巴国邀请秦国一起攻打古蜀国,但秦国却直接占领了整个四川盆地。】
【但中原各国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在战国后期,李冰建造的都江堰,让这片在中原诸侯国眼中的不毛之地又成了天府之国。】
【至此,拥有关中和四川的秦国,彻底拥有了一统华夏的基本。】
【秦国因为这两片盆地,粮食产量飙升。】
【长平之战时,赵国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粮草不足。】
【同时,秦国还可以顺江南下,威胁楚国,并且拿下了秦国的核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