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不同时代的碰撞(2 / 2)

春妮这时拎着水壶过来给茶壶续了水,微笑着给李前进倒了一杯,柔声说:“前进哥,火气别那么大。”

她不明白,前进哥偶尔会爆发出对某些人和事的强烈不满从何而来?

平常在家说说可以,在记者面前可是要加点小心。

李前进笑着捏捏媳妇的手,示意他安心,直抒胸臆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调剂生活的小情趣而已。

他现在能选择的路很多。

可以洒脱一点,也可以小小的任性一点。

李前进喝了口茶水继续说:“吴国栋长期倒夜班患上了肝炎。不能再倒班、加班之后收入锐减。

可他的担子一样没少。

父母养老、子女成长,自己的病。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缺了哪一样能行?

物质生活的贫乏,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无休止的争吵、指责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这些都是你的那些冰冷的数字

葛虹点了点头,对李前进的话颇为赞同。

她也曾深入过一线,对现在工人的状况要比叶知秋了解的更全面。

她接着李前进的话说:“现在工厂既抓思想工作,也搞物质奖励,但为什么对工人好像不那么灵了?

是我们这套办法不够科学,有改进的地方?

还是现在大多数工人不吃那一套了。怪他们吗?

不,怪我们自己。前些年,我们的一些工作停留在说大话,说空话,喊口号。

书本上虽然写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

事实上我们对工人群众切身的困苦了解了、解决了多少?

如果说国家暂时还很困难,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全部解决,那么,在感情上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温暖?

过去在战争时期,政工干部和群众多么亲哪。

现在呢……”

李前进听着葛虹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女人,外表是那么一副死硬的样子,内里却是清透、灵醒。

起码她的话和他同频。

他很痛快的说:“电视、报纸上说我们平均每年产值增长百分之七,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了不起的数字。

可我们为什么感觉老富不起来呢?

我想,要是我们像日本人那么会花钱,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我们不会这么穷。

我们为什么老是瞎折腾呢?

就说我上班每天都要经过的那条马路,从去年到今年,路面翻了三次。

先是下水管道换成粗的一次,供热管道的铺设又是一次,冷水管道换成粗的再来一次。

路旁的树呢?原来是槐树,锯了,改种成白杨树,还没长两年,又换成柳树……

能不能有个全面的、长远的规划,一次把它解决了呢?

好像人们不知道,这么来回折腾,工人的开支、汽油、沥青、砂石……是需要重复消耗的。

能不能不这么干呢?

这些问题说起来,似乎人人都知道,可为什么还是这样干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