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令武满脸无辜地瞪着李世民。
亲情归亲情,斗争归斗争,这是两码事。
这场斗争,他属于是被迫绑在了李世民的战车上。
因为洛阳丢了,他的爵位也就丢了,所以他必须奋起反击,用自己的双手来保卫他刚刚到手的荣华富贵。
倘若世家不针对他,只针对李世民,他才懒得去管双方争斗的结果如何。
他好好躺在家里面谋划他的赚钱大计,难道不比大冷天的马踏御史府爽......吗?
好吧,他承认,马踏御史府的确也很爽!
但这两件事情的爽点是不一样的。
他舍一爽择一爽来配合李世民针对世家,李世民但凡有点良心,就该给他加官进爵,而不是像这样横眉冷对的待他!
鉴于李世民没有良心,他也不奢求李世民给他加官进爵。
但让他少坐几天牢,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元夕,元夕前朕放你出来!”李世民被柴令武瞪得有些不自在,一脸恼怒地给出了确切期限。
柴令武眨眨眼睛,像模像样的低头掰起手指算时间。
然后,一张小脸便垮得没法看了。
“现在才冬月中旬,距离元夕还有一个半月呢,不行不行不行!”
柴令武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嘴里连道了三个不行。
大唐的牢房,他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是蛇虫鼠蚁横行,还散发着某种恶臭味道的地方。
让他去坐一个半月的牢,和直接让他去死有什么分别?
李世民一头黑线,想也没想便将眼前的折子朝柴令武砸过去:“小兔崽子,你也不看看你办的什么事儿,有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世民恶狠狠的声音传进柴令武耳朵里,柴令武的注意力却是被他砸过来的折子上的内容吸引。
他捡起折子细细看了一遍上面的内容,不禁微微蹙起了眉头。
折子上的落款人名叫孔颖达,内容也很简单,奏请李世民准许国子监牵头,重新核定五经义训。
五经,即儒家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五部书籍。分别为《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周易)、《春秋》。
这五本书,是大唐最常见的启蒙书籍,也是大唐读书人研读最多的书籍,同时,更是大唐仕林之中争论最多的书籍。
而柴令武之所以注意到这本折子,则是因为这本折子上的内容,全都用了标点符号来断句。
柴令武看着折子上的标点符号,再看看折子上的内容,眉头逐渐皱得可以夹死蚊子。
“怎么了?”见柴令武瞪着折子目不转睛,李世民不由诧异询问出声。
他都已经做好了柴令武胡搅蛮缠的准备,结果,柴令武反而不理会他了!
他这个大唐皇帝,在这家伙眼里,就这么没牌面的吗?
柴令武陡然合上折子,朝李世民皱眉问道:“陛下,孔师欲与颜师核定五经义训一事,已经确定了吗?”
“还没定,但这是好事,朕已经打算让孔颖达与颜师古牵头去办。”
李世民摇摇头,神色有些不解:“怎么,你有不同的意见?”
柴令武叹口气,将孔颖达的折子举到李世民眼前,问道:“陛下知道这上面的这些标点,是用来干嘛的吗?”
“不就是用来断句的?”
李世民反问一句,诧异地看着柴令武,神态越发不解。
“孔颖达都告诉朕了,这标点符号是你最先弄出来的,朕觉得各类典章书籍用这标点符号断句之后,阅读起来的确轻松许多,便让他们在朝中试行了下去,怎么听你这意思,难道这标点符号还有其他用途?”
听见李世民竟然已经开始在朝中试行标点符号断句之法,柴令武忍不住又叹了口气,一张小脸也随之泛起一抹愁绪。
李世民不满地嗔怪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唉声叹气的成何体统?”
柴令武深吸口气,将折子摆回李世民面前,一脸严肃地询问出声:“臣可不可以认为,陛下这是打算彻底向世家宣战?”
“宣战?”
李世民一怔,随即黑下了脸:“少跟朕故弄玄虚,朕可从来没有说过要与各大世家翻脸,你要是有事就赶紧说,没事就滚去大理寺,朕没功夫陪你玩这种小孩子把戏!”
“小孩子把戏?”柴令武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陛下你认真的?”
“那你倒是说说,朕怎么就跟世家宣战了?”李世民神态已经染上些许不耐烦,他是一个注重效率和实际的皇帝,生平最恨故弄玄虚危言耸听。
他一天那么忙,大唐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哪有功夫整这些有的没的?
今日也就是看在柴令武是他外甥,并且刚刚帮了他一个小忙的份上,换做其他人,早被他叫人扔出宫去了。
见李世民似乎是真的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核心所在,柴令武不禁又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