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外围,第12军集结兵力并形成的包围圈终于是初见雏形。
整个沂蒙山区和周围区域都被围在了包围圈内。
土桥一次没有因为大田庄乡山谷一战而放弃围剿沂蒙山区,相反的,在他看来,如果自己因为被歼灭一个联队的兵力就放弃围剿沂蒙山区,那才会真正沦为笑话。
可是,八路军在大田庄乡以强势兵力歼灭了第21师团步兵第62联队和第21搜索联队的事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所以,土桥一次也遵从了冈村宁次的要求,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十分谨慎。
但可惜,土桥一次和冈村宁次都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撑。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本来就对反‘扫荡’作战十分熟悉的八路军,而且还是被李繁星这个穿越者加强过武器装备的八路军。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五六式冲锋枪、五六式轻机枪、五六式火箭筒、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
由这些武器武装起来的八路军正规军在战斗力上早就和之前那个缺乏武器弹药到一名士兵只能分到三五发子弹的八路军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鬼子的情报部门仍旧是把八路军当成后者来看待。
这时候,第12军的鬼子们作战仍旧是只携带90发子弹或者是120发子弹。
要知道这可是鬼子为了防止前线部队里有人被八路军打死,进而被八路军缴获身上携带的子弹而做出的调整。
但现在这种调整还是没有变化,可以看出来,鬼子对八路军的变化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毫无准备。
而如果说这还是一线士兵的情况的话,那么从战略战术层面上,就更可以看出来鬼子对于目前鲁地抗日根据地内八路军强悍实力的没有准备了。
对于八路军出现的大规模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土桥一次没有头绪,但他还是继续执行‘治安肃正’。
对于八路军出现的新型的攻击飞机的武器,土桥一次也还是没有头绪,但也还是不影响他继续执行‘治安肃正’。
更重要的是,第一一五师政委提出并且目前正在使用的‘翻边战术’,鬼子还是没有任何的应对策略。
‘翻边战术’是阳谋,是正大光明的阳谋,鬼子既然想要围困八路军,想要找到八路军在鲁地的最高指挥部,那就必然会抽调周围的兵力。
而鲁地抗日根据地内其他地方的兵力被抽调,那就给了八路军可乘之机,也就注定鬼子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消灭包围圈内的八路军,那接下来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大田庄乡内,第一一五师师部再度和独立团分别,而这次,李繁星则是和第一一五师分别开来了。
原因无他,主要是系统提醒他,接下来的战斗,不允许他和第一一五师师部混在一起,否则不能获得积分。
视积分为自己生命的李繁星当然不可能接受,于是乎就只能和第一一五师师部分别开了。
临别前,李繁星对政委说道:“政委,您千万小心,只带着一个连在鬼子包围圈里辗转腾挪,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一个不小心,那可便是万劫不复。”
政委则是笑着对李繁星说道:“放心吧,这些我心里都有数。倒是你,接下来独立团将要和鬼子战斗,你倒是务必要保护好自己。”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随后便分别开了。
第一一五师这边只有政委和机关人员,而第一一五师代师长则是带着部队在鬼子的包围圈外。
代师长将指挥部队,配合独立团在战线内攻击鬼子,对局部位置的鬼子发起反包围和歼灭。
让独立团来完成这次的任务,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当然是因为李繁星的要求,对于李繁星的要求,现在不论是八路军总部还是鲁地抗日根据地里的鲁地纵队和第一一五师,都是尽可能满足的。
第二点则是因为独立团强悍的战力。
独立团的装备和战斗力目前在八路军中称团级单位中当之无愧的第一,这是没有异议的。
毕竟,在这次大规模提供武器装备给各地部队的时候,八路军总部也了解了各地的部队情况。
像是一些部队一个团有三五千人的,也都经过了一些调整。
即便是战斗力最强的番号团,此时一个团的人数也是仅有两千出头。
所以,从目前来说,四千人的一个团,而且装备如此精良,在八路军中也只有独立团了。
而且,不同于番号团,李繁星对独立团的武装更加丧心病狂。
独立团当前最基础的战斗单位是班,而一个十人的步兵班,下辖三个战斗小组。
其中一个小组全部装备五六式冲锋枪,同时班长也在这个战斗小组,携带有一个五六式火箭筒。
第二个小组装备两杆五六式冲锋枪和一杆Kar98k毛瑟狙击步枪,用于弥补可能超过四百米距离目标的射程补充。
第三个战斗小组为火力组,装备一杆五六式冲锋枪和一挺五六式轻机枪。
这是独立团当前从基础层面上的改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已经从独立团内淘汰了。
除此之外,改动明显的就是警卫连了。
警卫连此前使用的是M3冲锋枪,但是,M3冲锋枪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射程,但李繁星也没什么好改动的。
这回有了五六式冲锋枪,那更没什么好说的,大手一挥,警卫连所有的M3冲锋枪都换成了五六式冲锋枪。
同时,独立团还秘密增加了一个红缨导弹班。
为什么说是秘密增加呢?因为明面上,这个红缨导弹班编制的人员,是团部直属的警卫排里增加了一个班。
但是,这个增加在警卫排里的红缨导弹班直接跟随团部行动,并且听命于团部的派遣。
他们的存在是绝密情报,即便是团里,也只有李云龙、赵刚、宋前程、张大彪、李繁星以及王承柱和警卫排排长几人知道。
王承柱知道,则是因为这些人实际上都是跟着王承柱学习使用方式的,并且还是从炮兵连这边凑掉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