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耳城县的鬼子在走出县城之后,虽然确实是谨慎了许多,但还是没有太大的戒备。
严格意义上来讲,沭河以西一直都是鬼子的占领区。
而且因为沭河和沂河的存在,使得这块地区即便是八路军想要发展成游击区或者根据地,都会遭到鬼子的无情攻击。
但现在,这两条河也成了鬼子的阻碍。
他们想要越过沭河进入河西岸支援对岸的部队,但是隔着沭河,他们想要进入,也需要找地方过河。
李云龙预设了三个过河点,其中一号过河点位于炎耳城县以东,距离最近。
而且这个过河点的桥宽也是最宽的,这里就是第一个伏击点。
李云龙的整个计划也很简单,等鬼子过河之后,立即朝着预定的这个伏击点发起攻击。
107毫米火箭弹覆盖射击,随后骑兵连、侦察连、一营一连一起发动攻击,击溃伪军,歼灭鬼子中队。
随后独立团主力再经由这座桥梁通过沭河,进攻鬼子仅剩下一个中队拒守的炎耳城县。
按照预计,整个计划不会超过一天的时间,在今天晚上,自己就能够将炎耳城县攻占。
当天上午十点,最新的情报传到独立团。
根据最新情报,鬼子最终选择经由这里渡过沭河。
不过李云龙在看到详细的报告之后,还是暗骂了一声。
“这伙鬼子还是谨慎的,时间这么急,居然还是做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方案。”
显然,鬼子在过桥的时候,采取了一些对策,使得独立团想要伏击鬼子,也没有那么容易。
李繁星也在旁边听着,也了解了具体的情况。
首先,这支部队的领队是一名少佐大队长,在渡河的策略上,他十分保守。
他将自己手下的鬼子中队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自己率领一个小队和中队部。
另外两个小队则是分别和另外两个营的伪军一起行动。
行动的第一批部队是伪军一个连,他们在通过桥梁之后,立即沿着南北和东方向前进,扩展防线。
再然后,伪军一个营和鬼子一个小队渡过了桥梁。
现在鬼子已经开始准备第二个营渡河了。
第一个渡河的伪军营,现在已经在开始组织部队朝着根据地内侦察,并且已经开始在清理道路了。
这样虽然会导致鬼子的行军速度较慢,但确实是增大了部队遇袭能够操作的空间。
将一个小队的鬼子和一个营的伪军捆绑在一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监督伪军。
许多伪军的战斗力只能欺负一下非军事组织,所以,鬼子也不希望这支伪军能掀起什么浪花。
也正是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一个伪军营,听命于鬼子一个小队长的命令。
如果接下来有战斗,那么,虽然鬼子部队被分散开来,但是,这些分散到伪军部队中的鬼子,能够尽可能让伪军执行战斗任务。
因此,对李云龙来说,难度确实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事情都处于独立团的预料之内。
毕竟对于鬼子来说,分段去渡河这件事情确实浪费时间,但十分有效地防止八路军一口将自己吞掉。
而鬼子的这个改变上,李云龙也立即改变自己原有的计划。
随后对下命令道:“伪军前面两个营和鬼子不用管,就等鬼子最后一个小队渡过沭河,然后立即发动攻击。
同时,命令周围独立团所部集结,将伪军的两个营压缩回来,不要让他们在根据地内乱跑。”
随着李云龙的命令下达,周围独立团的部队原本分散开的兵力又重新聚集了起来。
“副营长,接团部命令,三营六连原本的任务取消,要求我们渡过沭河,然后一路南下。”
在接到通讯兵的命令之后,班三友和马宝玉对视一眼,然后立即命令开始寻找合适的地点渡过沭河。
当然,从某座桥渡过沭河明显是不现实的,两人的想法是找个水流平缓的地方直接趟水趟过去。
除了他们之外,周围其他的独立团部队也开始找各种办法渡过沭河,朝着沭河西岸集结。
回到独立团这边,伪军两个营都渡过沭河之后,鬼子最后一个小队才上桥渡河。
李云龙见状,看到鬼子抵达桥中间之后,下达了攻击命令。
咻咻咻~
原本寂静的空中出现了一道道白烟,而这一道道白烟抛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随后朝着渡河的桥上砸去。
带队的鬼子大队长显然是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劲。
“敌袭~!!!”
一声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传荡开来。
但已经来不及了。
107毫米火箭弹砸在桥头。
由于鬼子刚刚过了一半的桥,前面的人刚下桥,而后面的人还在桥中间,所有人都挤在了一起。
每当一发107毫米火箭弹落在桥面上,总能炸死周围的几名鬼子。
很快,短短十五秒左右,七十二发火箭弹在这里密集爆炸,这支鬼子小队基本被炸残了。
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冲锋号,独立团一营一连、骑兵连、侦察连开始朝着两个伪军营进攻。
一时间,五六式冲锋枪和五六式机枪长短连射的枪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虽然从人数上来说,独立团一营一连、骑兵连、警卫连甚至还处于劣势。
但鬼子这边情况更糟。
真正有战斗力的鬼子,也就是在伪军部队里的两个鬼子小队。
至于两个营的伪军,他们在见识到八路军凶猛的火炮之后,早就已经被吓蒙了。
两个伪军营长更是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
他们哪里见识过这种火力覆盖的场面。
以往,他们才是火力优势方,现在,自己反倒成了火力劣势方。
如果仅仅是火力劣势,那劣势也就劣势了。
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八路军这该不会是整个滨海根据地的主力尽出吧?
伪军一营的营长江同明就这么思索着,随后便叫来了自己的两个心腹连长,商量对策。
他以商量反击对策的名义,将两人聚集在一起,并避开了鬼子的视线。实际上讨论的是怎么保存自己。
江同明说道:“马勒个巴子,咱们就两个营,就算加上蝗军他们,也就是两个营加两个小队的兵力。
现在来看,八路军这边怕不是聚集了他们滨海根据地里的主力。”
这可不是江同明毫无道理的猜疑。
鲁地抗日根据地内的第12军,经历的一次惨败也仅仅是在一个月前而已。
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运输物资补给的部队还尚未抵达鲁的抗日根据地内。
鲁地抗日根据地并没有获得最新的一批装备,也没有完成部队的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