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剧情片!
双方虽然各有优劣,但大片带来的就业率是小剧组无法比拟的。
领导们听到一部电影两部电影取得票房奇迹,或许会惊讶一下。然后最关心的却是就业率多少,能创造多少就业数量。
韩董回答小剧组的时候只能说给几十人,几百人提供就业。
而重工业大片,至少能盘活五千人,甚至万人规模的人口就业安排。
而且重工业科幻电影属于技术人才,更能推动产业链升级和挣钱。
上级税收多了,他们的帽子戴的自然更加稳妥了!
也是因为如此,韩董才会如此关注的。
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老总们,还有那些档期排得满满当当的明星们,在收到邀请函后,都不约而同地调整了行程。
只要时间允许,他们都会亲自前往参加《环太平洋》的首映礼。
毕竟,谁也不想错过这场电影盛宴,不想错过认识圈内大佬的机会!
对了,这次首映礼的举办地点更是非同寻常。中影居然撮合着将首映礼安排在了大会堂!
这可是之前老谋子的《英雄》才有的待遇。
那部电影可是开启了东大电影的大片时代。
去年的《明日边缘》虽然票房大爆,但因为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没有选择在这里举办首映礼。
而这一次的《环太平洋》,作为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科幻巨制,其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它不仅代表着东大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更象征着东大电影正式迈入了3D时代,引领全球的时代。
选择在大会堂举办首映礼,不仅符合《环太平洋》的定位,更彰显了群星公司的野心和实力。
这逼格,直接拉满!
这段时间,电影圈业内也算是炸开了锅。
某个电影业内交流的QQ群里。
“中影好厉害,群星这回也是玩大了啊!”
“在大会堂办首映礼,这得花多少钱啊?”
“我的电影也想着在那里播放!”
“这排面,啧啧,真是没谁了!”
“《环太平洋》这要是票房扑了,那就真成笑话了。”
“前两天有人看到吴白鸽那老家伙找人下咒,好像诅咒《环太平洋》!”
“???”
“呸呸呸,别说了,被其他人看到不好!”
“还是说票房吧!人家王也的电影,什么时候扑过?”
“就是,王也出品,必属精品!”
“等着吧,这次《环太平洋》肯定又要创造奇迹。”
圈内各种各样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期待的,也有看热闹的。
无论如何,《环太平洋》不仅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靠着庞大无比的宣发资金,投放量更是同期第一。
就算是三线城市,都有很多人知晓了王也制作的3D大片《环太平洋》将会在12月19日上映的消息。
这段时间来,网络上倒是有不少声音吐槽环太平洋。
有的说什么电影质量估计一般,故事陈词滥调,题材更是好莱坞拍烂的,没有什么新意。
有的说技术不行,要看还是要看好莱坞的。
有的说演员们演技太烂,估计大部分精彩内容都在预告片内。
还有人说大礼堂举办电影首映礼并不是什么特别离谱的事情,很多电影都可以在大礼堂举办。
一些人还说的头头是道。
实际上他们说的很对,在会堂举办宴席或者首映典礼,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大会堂是对外承接商业活动的。
大会堂的宴会厅最低的新闻发布厅的承租价格一天5万块,而最高的万人大礼堂一天也才20万元。
还有可以承接婚礼等事情的宴会厅。
如果你有钱,完全可以在大会堂举办婚礼和庆典。
不过会堂很多时候要承办一些国事接待之类的工作,如果优先度不高,可能会被顶掉。
这次环太平洋因为有可能有一些重量级的文化领域的领导参加,所以来参加首映典礼的人员都要提前申请,一些想要凑热闹的,临时来捧场的完全无法进来。
有实力的电影人已经开始调整时间,安排参加首映,结交人脉的事情。
没实力前去的艺人和业内人士,有的去溢价购买首映礼的电影票,有的则躺平,热烈地讨论着这部备受瞩目的电影。
电影人都是非常努力的,大家都想不想放过无数圈内大佬参与盛会下,可能会被赏识的机会。
一些人甚至开盘,猜测这部电影会获得多高的票房。
粉丝和观众们就比较单纯了,他们想着这部电影好不好看,能不能在大礼堂见到自己的偶像之类的。
而院线这边,则想着《环太平洋》能够如同王也之前的电影一样,引起现象级的观影体验,让大家过个好年。
没办法,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电影虽然总体增幅很高,但竞争更加激烈,这导致电影的票房火热的就那些,大部分电影的票房成绩并没有达到制作人和电影院线的预期。
实际上这和东大电影人的人才培养,艺术转商业,还有导演和幕后基本功没跟上有关系。
王也的电影众人皆知,又是当前国内商业片最顶尖的大导演,且兼具艺术性。
这让人们更加期待《环太平洋》的表现。大家都想看看,这部耗资巨大的科幻巨制能否力挽狂澜,创造票房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