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事情,爷爷您也见到了吧,四叔那神奇的身手。”
朱瞻基故作惊讶地说道:
“四叔真是非同小可,父亲甚至评价他……”
朱棣好奇地问道:
“哦?你父亲是怎么评价他的?”
朱瞻基笑着回答道:
“父亲说,四叔简直就是我们老朱家的活神仙!”
朱棣听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朕也有同感!”
祖孙俩在这愉快的气氛中交谈着。
而对于科举即将放榜,朱棣也满怀期待,他想要看看能有几人金榜题名。
考官们此刻正忙得焦头烂额。
在众多考生完成科举试后,他们必须对这些试卷逐一进行审查。
对比数百名应考者,却仅有十位考官承担此重任。
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需审阅众多试卷,且必须连续工作数日。
就在他们全神贯注于工作时,杨士奇突然现身。
解缙见到他时,不禁微微一愣。
“杨大人,您怎么会到此地?”
解缙好奇地问道。
“有何不可?”
杨士奇微笑回应,目光扫过堆叠的试卷。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志向,那时他因外表不佳而未能自由飞翔。
如今,面对这些试卷和考官,他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我正好有空,不如帮你们分担一些。”
杨士奇轻松地说道,渴望找回当年的感觉。
“这太让人不好意思了,杨大人政务繁忙,竟抽空前来助我,实在令我受宠若惊。”
解缙表示。
“不必介意!”
杨士奇轻轻摇头,随即缓缓翻阅起试卷来。
杨士奇逐一审阅着堆叠如山的试卷,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大多数文章并未达到他的预期。
他连续翻看了五六份试卷,对于这些未能金榜题名的士子,他并不感到意外。
科举考试,本就是一场选拔精英的严峻考验。
一位同僚见状,温言相劝:
“若觉乏味,大人不妨略过一些。”
但杨士奇只是淡然一笑,仍旧坚持继续批阅。
随后,他随手拿起了一份试卷,目光落在考生姓名“于谦”二字上,起初不以为意。
然而,阅读了文章内容后,他不禁眼前一亮,震惊之中反复品鉴。
这样的情绪波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好奇和惊讶。
考官们互相对视,心中暗自揣测,那份试卷究竟有何等妙处,竟能让素来沉稳的杨士奇如此动容。
在场的人们目光齐聚在杨士奇身上,但他似乎并未察觉,他的注意力完全被手中的试卷所吸引。
杨士奇迅速浏览完毕,眼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震撼。
“真没想到,竟能遇见这样的高手。”
杨士奇语气中满是赞叹。
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
“杨大人,这是何意?”
有人忍不住发问道。
“看过这个试卷,你们自会明白。”
杨士奇没有多做解释,直接将试卷递给了众人。
解缙接过试卷,看过之后,也显得有些吃惊。
“这份试卷甚佳,作者实乃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