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内心明显已被于谦的建议所打动。
那些话语,在触动朱棣的同时,同样也触动了这位太孙的心绪。
朱棣虽然内心澎湃,但他很快收敛情绪,只是冷哼一声,表露出不悦。
于谦却继续坚持道:
“臣敢断言,一旦互市成行,其效可敌百万雄师!”
他重重地磕头,那是他提出的策略!
朱棣听闻此言,望向了自己的孙子。
祖孙二人的演技,瞬间激烈起来。
朱瞻基迈步向前,怒视于谦。
“你这样对皇上说话,难道不惧怕掉脑袋吗?”
他质问道。
“我所言非虚,即便立刻处死我,我仍坚持:互市之策,足以匹敌百万之师。”
于谦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还请皇上三思,愿能采纳臣之建言!”
于谦的手紧紧握起,但朱棣依旧沉默不语,只有重重的叹息。
于谦不得不咬紧牙关,以耐性等待。
在那个紧张的时刻,朱瞻基挺身而出,恳求道:
“皇上,于谦仅为一书生,言辞虽激烈,但初心无恶。”
“我保证,若再有类似之事,所有罪责由我承担。”
朱瞻基语气坚定,目光诚挚。
于谦却一脸沮丧,沉默地坐在那里。
大殿内的气氛凝重至极。
朱瞻基忍不住瞪了于谦一眼,不悦地说道:
“于谦,你清醒点!若非我为你辩护,你早已身首异处。”
“还不赶快感谢皇上的恩典?”
于谦无奈,只能低头称谢。
“退下吧。”
朱棣轻轻一挥手,示意于谦离开。
于谦离去后,朱瞻基独自留在爷爷身边,撒娇般地说道:
“爷爷,这真是太累了。”
朱棣却严肃地看了他一眼,告诫道:
“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若你日后登基,劳苦更是无穷。”
朱瞻基不经意间提到了他的四叔,如今太子地位稳固,皇位归属基本明朗:
“爷爷,您别吓我,现在我四叔是太子,皇位的事,恐怕还轮不到我。”
朱瞻基急忙摇手否认,朱棣则含笑望着孙子,戏谑道:
“你这小子,伶牙俐齿的,怕是跟你那四叔学了不少吧。”
朱棣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一直偏爱朱瞻基,不仅因为这孩子长得英俊神似四子朱高华,更因那份亲情深植心中。
即便朱高华归来,他对朱瞻基的宠爱依旧不减。
他暗想,即便不能让朱瞻基继承皇位,也要为他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他深信,自己的四子绝不会对亲侄儿下手。
此时,朱棣心中不由浮现出大哥朱标的身影,那位稳重的太子若非英年早逝,历史或许早已改写,自己根本就无缘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