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华打算在山东问题解决后,再去处理河南的事务。
河南的形势尚不紧迫,否则朱高华会优先考虑那里。
于是,他们策马扬鞭,短短数日便抵达山东。
山东的景象与朱高华记忆中的已有所不同。
当地百姓见到他,纷纷激动地跪地致敬,高喊着:
“活神仙到了!活神仙到了!”
“大明太子果然英明!”
“小的们见过太子殿下!”
他们激动地呼喊着。
于谦和侯卿见此情景,不禁相视一眼,尤其是于谦,他没有料到朱高华在山东竟有如此高的威望。
朱高华温和地示意大家不必多礼:
“好了,诸位不必客气,都请起身吧。”
朱高华亲自将现场的人们一一扶起,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
“我大明子民,皆平等,无分贵贱。”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心潮澎湃。
尤其是于谦,对朱高华的这番豪言壮语感到无比自豪,内心不禁感叹:
若真的人人平等,那必是我大明盛世的预兆。
周围的百姓激动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是朱高华却轻松地示意大家先着手解决旱灾的问题。
于谦的心中充满了对太子的敬仰,他认为自己跟随的人没有错。
朱高华的理念深得民心,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太子英明!”
众人口中赞叹,纷纷跪地。
朱高华却温和地摆手道:
“不必多礼,现在最重要的是应对旱灾,处理当前的灾情事务是第一位。”
他的态度让人倍感亲切。
朱高华所倡导的平等理念,不仅深入人心,也使他在众多百姓中赢得了更高的敬意。
恰在此时,关羽匆匆赶来……
他面色红润,胡须浓密垂至胸前。
手握一柄巨大的青龙偃月刀。
于谦目睹此景,不禁愕然。
这人的装束,无疑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武圣关羽。
“这难道真是关羽?”
于谦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道。
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惊。
毕竟,站在他面前的可能是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
一个本应早已逝去的人物,竟然重现眼前,这如何不让人震惊?
于谦直愣愣地看着,几乎说不出话来。
当朱高华淡定地与关羽交谈时,于谦更是惊得手指颤抖,忍不住问道:
“他是人是鬼?”
关羽瞪了于谦一眼,让他不敢再出声。
朱高华见状,轻声说道:
“你别再吓着人家了。”
他从容地向关羽询问道:
“目前山东的形势怎样?”
关羽细心作答:
“形势有所好转,主公您带来的粮食还能维持数日。”
朱高华又问道:
“那如果这几日过去,又该如何是好?”
关羽闻言,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面对旱灾的严峻形势,粮食日益告急,于谦等人焦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