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止步,此地乃河南境内,非本地人等不得擅入。”
门口的守卫声音淡然地宣告。
朱高华仅以一眼,便让对方面色大变,他那股无形的威压令人不寒而栗。
这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让守卫在心底深处打了个冷颤,对这个刚刚到来的神秘青年的身份充满了好奇。
这些人到底是谁?又隐藏着怎样的身份?
“去唤你们的县令前来,告知他大明太子已来到此地。”
朱高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雷霆一般,震撼着在场每一个守城人的心。
他们未曾料想到太子会如此迅速到来,因为不久前他们才接到太子可能来河南的消息,而现实的发展比预期要快得多。
这一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守卫们他们面面相觑,随后又急忙派人去通知。
县衙中,对太子的到来尚不知情的县令正焦虑地等待着,他急于知晓那个散布谣言之人究竟是谁。
正在他烦恼之际,一名士兵脸色苍白,急匆匆地跑来。
“发生了何事,何以如此惊慌?”
县令询问道。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太子……太子爷已到城下。”
士兵结结巴巴地禀报着。
县令顿时浑身打了一个激灵。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那流传于凤阳的童谣若传入太子耳中,必将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城墙之外,朱高华正静静地等待着。
既然已有人前去通知,他便在此等候。
而就在此刻,一群孩童蹦跳着经过他的身旁。
这几个孩子,仅仅是好奇地瞥了他几眼,并未过多留意。
但不久,他们便开始吟唱起一首童谣。
起初,朱高华也并未留意,但很快,他便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
因为此刻,那些天真无邪的歌声中,唱出了让他为之一震的歌词:
“话凤阳,讲凤阳,凤阳原是块宝地,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嘿!十年里,九年荒!”
孩子们的歌声逐渐放大,朱高华的脸色也随之阴沉。
他的神情变得越发严峻,甚至有些骇人。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县令杨晨急匆匆地出现了。
当他认出朱高华时,立刻跪地行礼。
“微臣杨晨,参见太子殿下。”
他急切地说道。
随着他的行礼,他身后的人群也纷纷跪下。
朱高华对此却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毫无波澜。
杨晨的面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与朱高华对视。
朱高华此时却出声打破了沉默:
“近日,我耳畔总是萦绕着一首童谣,方才还有两个孩童在我面前唱起。我听得分外清晰。”
他随语气淡然,却透露出不容忽视的威严。
旁边的于谦和侯卿都选择了沉默,毕竟这涉及到了当朝皇帝,他们不便发表任何言论。
其实侯卿对什么都是漠不关心,他一心只系于笛子和音律的修炼上,对其他事物提不起一点兴趣。
于谦对于侯卿的这幅做派,既欣赏又无奈,因为侯卿可是朱高华身边的得力助手,不是他能妄加评判的。
朱高华目光转向了杨晨:
“你应该是河南的县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