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咬紧牙关,看着牢房里那一滩滩口水,不禁火冒三丈,可又奈何不得朱肃半分。
他心想,自己纵是身经百战,也从未受过如此地屈辱……
没多久,狱卒送来了茶水跟茶点,这场兵部大牢的口水战总算是慢慢平息了。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文官们,纷纷上奏弹劾朱肃,状纸如同雪花般飞入了皇宫之中。
但武官中有徐达、常遇春和李文忠为朱肃撑腰,加上朱肃与勋贵们素来关系良好,另外他斩杀的杨宪是个文官,因此反对的声音并不大。
然而,文官们却是不依不饶,非要严厉惩治朱肃不行。
刘伯温这次挺身而出,誓要为杨宪的死鸣不平。
朝堂之上,李斌情绪激动地几欲冲向柱子,险些一头撞上……
胡惟庸则是暗地里伸腿一绊,给添了把火。
文武百官争论不休,场面一度激烈异常,而朱元璋的目光却飘到了角落里的花铭身上。
只见他右手持笔,正在奋力书写着什么。
“花铭,你这是在做什么?”
朱元璋突然发问,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整个殿堂安静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花铭的身上,他先施了一礼,而后淡然开口道:
“陛下,微臣与吴王殿下自幼交好,见他如今这般,心中实是忧虑,想要劝他回头,可惜微臣学识浅薄,不知怎能说动殿下。”
“现眼见满殿的大人们情绪激动,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发自肺腑,全是对吴王的不满与警告,我是深感震惊啊……”
“微臣觉得,‘笔记为证,言而有据’,便将各位大人的话一一记录了下来。”
“以便日后与吴王殿下好好探讨一二。”
花铭的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位大人,尤其是文官,皆感到了紧张。
紧接着,他轻咳一声,继续说道:
“比如张大人,您提到吴王殿下平日里衣冠不整,行为放荡,欺压百姓,天性残忍,对李善长大人施以暴力,逼得他无奈退休。”
“而王大人,您指出吴王殿下公然杀害朝廷命官,如同谋反,应当剥夺爵位,流放边疆……
“至于李大人……”
花铭几乎将每位大人对朱肃的控诉都一字不落地记录了下来。
这个恶棍……
几乎所有人都被花铭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
有几个承受能力差的文官,额头上的冷汗已经不由自主地滴落。
朱肃虽然不常参与朝政,但他的背景强大得令人咋舌。
淮西勋贵的后代几乎都与这家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常遇春有救命之恩,又是徐达的女婿……
他不仅与李文忠关系亲密,李景隆更是与他形影不离——这不,现在两人都一起在牢里呢。
沐英远在云南,曾放出过豪言:
“触犯吴王府,便是触犯我沐家禁忌。”
而此刻,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目光如炬,瞪了一眼狡黠的花铭,沉声开口道:
“继续议事。”
然而,他一语落,大殿内却是一片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