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却觉得朱肃有些得意,但他并不在意:
“儿子,话只说一半可不行,赶紧把你想说的都说出来。”
朱肃开门见山,他知道朱元璋已经准备好接受他的意见:
“元朝,那是淮北的粗犷,而咱大明,却是淮南的温润……”
“像刘伯温、王保保这样的能人,在元朝或许会变成恶势力,但在大明,他们就能为百姓带来福音。”
“他们这类人才,就如同那锋利的双刃剑,用得好坏,关键在于掌握者。”
朱肃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朱元璋的眉宇,接着说道:
“您现在是一国之主,应该敞开胸怀,拓宽视野。”
“别介意我直言,从乞丐朱重八到行僧,再到义军首领,最后成为皇帝朱元璋,每一步都是改变的结果。”
“而作为皇帝的您,若想流芳百世,就必须继续改变。”
朱肃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朱肃的话就像一阵风,吹拂着他心中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
“一个注定要成为状元的人,即便目前只是举人,也需要不断的鼓励和改变。”
朱肃的话在朱元璋心中回响,他明白,这不仅是一个儿子的忠告,也是一个臣子的赤诚进言。
当然,朱肃提出这建议,主要是想打消朱元璋心中的疑虑,同时也能重用刘伯温和王保保这两位人才。
“小子,你是不是把这些话都闷在心里很久了?”
朱元璋的声音略显沙哑,眼眶泛着红,显然,朱肃的用心他是感受到了。
“嘿,老爹,我只是随便说说,您就随便听听。如果觉得有用,就采纳一下,如果觉得没用,那就按您的意思办。”
“如果您想找人砍头,我第一个站出来替您执行。”
朱肃一边笑嘻嘻地给朱元璋斟酒,一边说道:
“别说我浪费,这酒也就是这个味道,我平时也不爱喝。”
“那你今天怎么就喝上了?在御花园搞这么一出,就是为了吸引我过来,然后听你这一番谏言,对吧?”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朱肃这几天的行为他都看在眼里,说实话,他觉得就算自己是朱肃,也做不到这么无私。
他下令让朱樉和观音奴和离,是为了让王保保安心,愿意为朝廷效力。
而释放蓝玉,是因为他看出了自己心中的那点私心,甚至他对蓝玉的提醒,也只是让他不要牵连到常遇春。
至于刺激刘伯温,虽然是个巧合,但重启海禁,刘伯温确实是最佳人选之一。
小五因为在刘伯温事件中的表现,在朝臣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第二天,他借题发挥,把那些反对海禁的官员全部投入了监狱。
刘监正因为廷杖的惊吓,对小五的行为感到恐惧,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与文官集团决裂,打消那些对吴王地位有非分之想的人的念头。
朱肃看到朱元璋对他流露出的父爱,心里明白,老爹这是过于担忧了。
他本想找个乐子,去勾栏听曲解解闷,但身份所限,只能作罢。
想到这里,朱肃决定顺着朱元璋的意思,毕竟,能避免挨揍总是好的。
放松下来的朱肃,也开始和朱元璋开起了玩笑。
他耸了耸肩,巧妙地躲开朱元璋的调侃:
“爹,您真是风寒吗?不是被太医院的庸医给误诊了吧?怎么说话这么玄乎其玄的。”
“小五啊,你这是要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