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花铭率先发言要跟随朱肃出征。
李景隆心里莫名涌起一丝不安,这让他感觉有些不自在,于是他不无讥讽地说道:
“这位大明的赵高,你未免太过热衷了吧?”
“好歹等小五把话讲完再发言。”
“哈,李龙阳,你这是急什么?”
说到口出狂言,这群人中,除了朱肃可能就要数花铭敢称第二了。
至于李景隆这样的中二少年,朱肃觉得就算喝醉酒的徐增寿和陈墉也比他敢说,于是他轻蔑地撇了撇嘴。
“别拿我开玩笑了,我是吴王,不是魏王。”
朱肃又没好气地瞪了花铭一眼,心想这些家伙真是没文化,连龙阳之好的成语都能用错。
“小五,我跟你一起去。”
徐增寿羞涩地望着自己未来的姐夫,他觉得在家苦读不如跟着小五在外面闯荡来得有趣。
“小五,我也一道去。”
吴家三兄弟里,吴良的次子吴寿安开口说道,然后他又补充道:
“不过我大哥和忠弟得留在家里陪父亲和叔叔,所以他们不能同行。”
“胡说八道,建立功业这种大事,怎能缺席?”
吴高作为大哥,轻轻拍了拍吴寿安的脑袋,站在他身边的吴忠连忙点头,表示自己也是坚决要去的。
“得了吧,这又不是什么玩命的事,别忘了本王手下那批能征善战的将士们。”
朱肃轻轻摇头,心知吴寿安的意思是让自己这三兄弟既尽忠又尽孝,这事儿本就无可厚非。
“寿安,你去,还有花铭、景隆、增寿。”
“阿升,你有没有兴趣走一趟?”
朱肃的目光落到了常升身上。
常茂是肯定没戏的,他早被常遇春安排在军中锤炼,认识他的人太多……
朱肃可不想搞什么“一眼认出,此人竟是常大将军之子,于是立刻跪拜”的烂俗桥段。
“我当然愿意!”
常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上次江南之行未能成行,这次辽东他是铁了心要去的。
“小五,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和邓镇、郭震、陈墉、阿鼎就不够格吗?”
汤和的长子汤麟不满地瞪着朱肃,对他跳过自己感到很不快。
“又没人请我们去逛窑子,怎么一个个都跟抢似的?”
看着众人踊跃的样子,朱肃笑着调侃着。
“哼,真要去那种地方,我还不稀罕呢。”
汤麟轻蔑地撇撇嘴,瞥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弟弟:
“阿鼎这回可是把吴王的侧妃安全送到了,就算没立功,也有苦劳吧,你小子难道能忽略他的贡献?”
“至于我们这几个,你自己看着办吧。”
汤麟话音刚落,其他没被点到名字的众人也都齐刷刷地望向朱肃。
众人的目光坦率而直接,仿佛在无声地说道:
“好处大家沾,麻烦一起扛。”
“行,算我多此一举,那除了茂哥儿和辉祖,其他人就先撤?”
朱肃说到这儿,赶紧又瞧了瞧他特意留下的两人:
“毕竟这里还得留个照应。”
对于朱肃的这个决定,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常茂和徐辉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