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听到朱棣的回复后,顿时火冒三丈。
攻击吗?
那就来吧!
李成桂完全没有料到,在两军交锋的战场上,明军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派出骑兵来对抗,反而摆出了数排黑黝黝的大炮阵。
正当他打算将还在大炮射程之外的骑兵撤回,准备正面用大炮对轰时,明军的阵地上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
“轰轰轰!”
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像是连绵不绝的春雷,炸响过后,李成桂惊愕地发现自己的骑兵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
“这怎么可能?!我们还在射程之外啊!”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惨状,李成桂的眼睛瞪得通红。
他耗费数年时间,倾注无数心血打造出的精锐骑军,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在一片炮火中灰飞烟灭。
李成桂不敢再看明军阵地,咬着牙关,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燕王朱棣站在阵地上,看着撤退的高丽军队,却没有下令追击。
因为朱肃刚刚通过海东青传信给他:
李成桂很快就会撤军回国,那时再行动也不迟。
朱肃的信中语气极为诚恳,请求朱棣约束军队至少三天不要行动,以免破坏了他的计划。
虽然朱棣对朱肃的真实意图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选择了信任,按照朱肃所说的去做。
尽管如此,朱棣对自家五弟的担忧却一天比一天更重。
“记住,只有短短的三天。”
朱棣在回信中警告朱肃,字句简短有力:
“若三天后不见你人影,开京城下,高丽将不再存在。”
而东宫之中,太子朱标正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个萝卜在出神。
他对自己之前的决定感到无比懊悔,把印玺借给朱肃实在是个错误。
每日忙于政务,还要刻印,这让他疲于应对。
他不禁思绪飞扬,远在辽东的朱肃,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朱标将刚刻好的萝卜随手放在一边,转头看向儿子,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糯米糕,手里还拿着一本画册。
“噎着了……”
朱标看了一眼桌上的萝卜,心想,看来得给儿子换个口味了……
“雄英,过来……”
朝鲜开京,王宫深处。
昨晚,凤乐公主在自己的寝宫中,紧张地听着外头的厮杀声。
尽管后来恢复了平静,但派出去的宫人一个都没回来,这让她心生不安。
果然,天一亮,就有人来报,高丽王要见她。
困惑的凤乐公主,在一位始终不言不语,一路颤抖的宦官引领下,来到了高丽王的寝宫。
凤乐公主站在寝宫的阴影里,看到了那些巡逻的黑衣人,她的心瞬间被恐惧笼罩。
那些身着黑衣的鬼影兵,就像她梦境中反复出现的恶魔,让她无法摆脱。
莫非吴王真的来了?
凤乐公主心头闪过这个念头,那个曾经让她在金陵城外蒙受巨大耻辱的少年身影,立刻浮现在她的脑海。
若真是他……
她还记得,那金陵城外的羞辱,是吴王给予她的深刻教训。
“启禀王上,凤乐公主已带到,请求觐见。”
宦官将凤乐公主引到宫殿之外,便跪地行礼,用标准的汉话向殿内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