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这是你们儿媳妇(2 / 2)

这个时代,出了城墙已经算是郊区了,除了靠近城墙城门的位置还有些连排的平房,越是向外越是空旷。

在几个主要路口的位置,张旭已经看到一处处燃烧着的火堆,有的离得远,有的离得近,但是互不干扰。

张旭带着周莹童找了一个还算宽阔的路口停下来,放好了车子之后,张旭寻摸了一个树枝,在路上面画了两个相近的圈。

这时候的周莹童已经将其中一个包袱打开,四个碗两两的放在了两个圈的面前,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一个碗里是一块卤肉,另一个碗里则是几个白面馒头。

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烧纸,是千年来一直留下来的传统,也是国人哀思先祖祭奠先人的一种方式。

其实老四九城并没有在街道路口烧纸的习俗,在路口烧纸的大部分都可以说是外地人。

严格说起来,在这个时代真正的老四九城人根本没有多少,顶多占据整个四九城的五分之一,看看海子里面就知道了,100个人里面就不一定有一个老四九城人。

像是48年,整个四九城加周边地区也只有200多万人,里面还有一半人口是皇粮断绝之后到这里来讨生活的,真正东西城在旗的所谓老四九城人,更是寥寥。

到了49年,辉煌时刻,一年时间就从外地涌进了200多万人,整个大范围增加到了400多万人,到了60年代,由于工作关系的涌入,和人口的鼓励政策,更是变成了700多万人,根本就找不到多少三辈都是四九城的。

这些到了四九城的外地人,因为没有办法回老家给自己的先人祭祀烧纸,所以就出现了到十字路口烧纸的现象。

而在老一辈的传统里面,十字路口是跟阴阳连接通道最近的地方,所以很多先人在回家的时候都会在十字路口停留。

如果后人在这个时候给先人烧纸,家中的先人就会根据烟气找到自己的后人收取贡品,同时,这种祭祀也是针对于阴界的官差,为自己的家人在

张旭画的这圆圈代表的是祭坛,之所以画了两个,一个是用来祭奠自己的父母,另外一个也是周莹童用来祭奠她的养父。

至于他的爷爷奶奶,他的叔叔还在老家,祭奠的事情就不用他管了。

除了一个包袱,里面的祭品,另外一个包袱里面装的则是烧纸。

现在的烧纸没有几十年后的五花八门,基本上就是很普通的黄烧纸,好的黄烧纸基本上是用嫩竹做成的,但是这种烧纸一般只用来在庙宇的祭祀上面,其余大部分都是用草浆、树皮和芦苇做成的。

这种纸因为材料很容易获得而且廉价,所以价格也很便宜,除了祭祀基本上也没其他的用途,就连擦屁股都嫌这种纸太薄,用完还得洗手,味道久存不散。

又因为薄,上面能很轻易的被打上铜钱样式的印记,那一摞五叠也就几分钱。

张旭点燃的第一张黄纸,上面写着的是自己的父母的名字,也是表明这个祭坛上的钱是烧给谁的。

“爹,娘,儿子又来祭拜你们了,而且儿子这一次还把你们儿媳妇也给带来了。”

张旭牵着周莹童的小手直接跪在了那里,说道。

听到张旭的话,旁边的周莹童并没有因为称呼而反驳,而是跟着张旭一样直接的跪在那里,紧抓着他的手,算是心里面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