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官方故意不发展教育,现在看来是战争掏空了国库、没钱去发展教育。
朱文聪笑了笑说道:“东方有一句话叫做,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国家的构造很是复杂,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
首先要保证合法的统治地位,其次要有绝对的军事实力、接着还要有数量庞大的官僚群体。
事情最终是人去完成、所以执行人非常的重要,人好事情办好、人不好事情办不好。
问题又回到了教育这方面,好的教育培养好的下一代人、不好的教育培养不好的下一代人。”
托尔斯泰认真听着,心想朱文聪居然和自己是志同道合的人、对教育是极其的看重。
奈何高层没有这个想法,沙俄民众连个名字都没有、这简直是原始部落。
“我一直在摸索前进的道路,希望我的经验能够被官方吸取、从而推动变法。
56年我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让农民获得自由,并且在我的庄园里推行废除农奴制。
我失败了、官方也失败了,虽然沙皇陛下废除了农奴制、但并不彻底、相反天下民众皆反。
还好陛下你来到了沙俄、拯救了水火中的民众,工业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让每个人有了活下去的能力。
民众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会考虑繁衍问题,陛下你曾经不是说过一句话:
‘当环境不适合生存的时候,物种就会停止繁衍和生息,开始大规模迁徙。’”托尔斯泰也是朱文聪的崇拜者,他的著作自己反复阅读。
“有了下一代之后,民众的心思与精力就会全部投入到孩子的身上、重点则是教育。
唉!西方诸国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读书,沙俄的父母只希望孩子干农活、这思想太过于顽固!
我曾经走访过许多穷人的家庭,他们跟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孩子们也不喜欢读书、他们喜欢下班之后去酒吧大醉一场、过着自我麻痹的生活。”托尔斯泰长叹一口气。
托尔斯泰越来越能理解官方不支持自己、但是无法接受孩子的父母不支持自己,自己是真心真意帮助他们。
朱文聪表示愚民就是愚民,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知道听从命令、服从安排。
“额。。话题有些偏了,从我的身世再到帝国的教育,我发现陛下你挺善聊的!”托尔斯泰知道不与朱文聪不交心是不会聊这些事情。
“沙皇陛下将帝国的教育交给我来掌舵!”朱文聪突然说道。
托尔斯泰瞪大双眼注视着朱文聪,自己恍然明白了朱文聪叫自己过来的真实目的、也明白了为什么朱文聪会和自己聊教育。
朱文聪给托尔斯泰倒茶,自己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没时间负责帝国的教育工作。
沙皇只相信朱文聪能办好、朱文聪只相信托尔斯泰能办好,总之外包出去就行了。
托尔斯泰指了指自己,自己虽然当过文官、也当过军官、但从未主导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