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聪发现马利克看的挺透彻,初期的美利坚不注重海军的发展、但该给的军费还是会给。
清廷这边是先满足皇族、再满足官僚、最后才是丘八们,李鸿章为了凑齐军费硬是搞出了臭名昭著的海防捐。
1884年清法马江海战后,清廷水师全军覆没,为了筹措海防经费,李鸿章上奏海防捐。
当时凑集了260万两白银,将107.29万两存入汇丰银行,44万两存入德华银行,55.96万两存入怡和洋行,52.75万两投资开平矿务局拿分红。
为什么全部存在银行里呢?因为所得利息分红全部用于颐和园的各项工程建设,专门为老妖婆一人服务。
直至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才取出138.54两白银和价值20万两白银的煤,可又不能当天下单购买战舰、三天送货上门。
“简单来说,我要是进攻倭岛或者湾湾,就不需要请示总统先生、我只需要上报战争部即可。
战争部也不会干涉我的决策,他们只会为我解决后勤的问题、以及战争的合法性。
清廷海军说白了就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听长官的、听监军的、听内阁的、听皇帝的。。
朝堂之上的人根本不懂如何打仗,反正打输了他们不用负责、而是指挥官的罪责。”马利克对清廷是有一定的了解。
“哈哈哈!”朱文聪与马利克对碰一杯啤酒。
马江海战中清廷有个最牛逼的决策是‘彼若不动,我亦不发’,眼睁睁看着法兰西军舰做好战前准备、法军还有礼貌的通知闽浙总督何璟要开战。
同时闽地水师的官兵收到‘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犹斩’的命令,这战争主打一个抽象。
之所以抽象还是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李鸿章认为闽地水师装备太拉胯了、硬打起来十之八九是输、所以上上策是求和。
清流派大骂李鸿章胆小如鼠,朝廷花了那么多的钱、那么多的时间培养的水师岂能不进攻!
此时此刻必须决一死战,只有击退法兰西海军才能重振天朝上国的威严、再造大清!
海战不到30分钟,闽地水师兵舰11艘有9舰被击毁、另外两艘自沉,官兵殉国760人。
根本原因在于闽地巡抚张兆栋和扬武号管带兼舰队指挥张成开局就溜之大吉,不到1小时,闽地水师丧失全部战斗力,法兰西海军大获全胜。
清法马江海战的惨败也注定了十年后的清日甲午海战的惨败,有因必有果、十年时间也没能让清廷反省过来。
“现在人才贸易市场稳定吗?”朱文聪切回正题,自己对清廷没有任何的期待。
“有马利克将军为我们保驾护航,哪有不能平定的敌人。再加上我们与他们有着利益关联,所以我们的人才输送很稳定。
西方诸国想抢夺我们的市场份额,却一次次败给他们的傲慢。于是乎他们联手打击奴隶贸易,利用行政权剥夺我们的市场权。
目前我们和他们打官司中,美利坚是站在我们这一边、所以无非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相互消耗。
这些西方人市场竞争不过就喜欢搞这些歪门邪道,口口声声是公正的法律、人道,实际上是气急败坏。”柳宝凤吐槽着。
“哈哈哈!”朱文聪太清楚西方人这些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