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雪晴面朝着众人:“松江确实有九鼎银行,但最近的九鼎业务方向有所调整、从原先的对个人到对国家。
你们或许知道一些,九鼎一直是美利坚、沙俄两国的最大债主,同时为英格兰王室提供金融服务。
所以说九鼎银行的规模太过于庞大,要是与你们合作的话、那一口汤都不会剩下。
未来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的资金将由九鼎银行提供,你们大可放心、在清廷洋行的身份有独特的优势。”
王鸿轩等人放下心来,本以为是和九鼎银行合作、结果没想到自己们根本没这个资格。
从中能看出九鼎银行的恐怖底蕴,晋商们放贷数百年、从未想过给国家放贷。
“现在你们的生意还好吗?”朱文聪边吃边问。
众人一阵摇头,日子是越来越难了、曾经清廷市场被自己们独享、现在被洋人独占。
朱文聪吃着饭菜,他们只有处境越来越不行、才能完全的依附于九鼎,成为九鼎的买办。
“同治元年(1862)的时候,清廷和沙俄签署了《清俄陆路通商章程》,俄商在清廷边界百里内免税。
同时他们还可以在蒙古各地免税自由贸易,货物运送至津门还有税收的减免、这可是我们曾经未曾有的特权。
北方市场一直是我们的地盘,现在彻底沦为了俄商的地盘;曾经在恰克图我们有一百二十家商号,如今只剩下四家。
我们不得不南下寻求新的机遇,再不改变很可能我们也会成为历史。”乔致庸感叹着。
“最早晋商是八大家,现在能凑齐的就是我们这四个人了。其它家族早已走向衰败,甚至说变卖家产。
不过大家没有在商业这块发展、大多数选择走仕途,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是如今的朝廷推动洋务、像是我们这些古板的读书人都被淘汰,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
喝过洋墨水的人就很聪明吗?我只知道喝洋墨水的人一定会数典忘祖!”孔宏问吐槽着。
侯庆来立刻说道:“能守住祖宗的基业已经算不错咯!我们的家族发展了数百年时间,从明末清初一点点的做大做强。
不知道现在是同治中兴还是王朝末期,总之属于我们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就像是十三行。
皇上你觉得我们还有未来吗?我们无法做到像潮商那般弃国弃家,我们是没有移民的打算。
因为朝中都有我们的族人、所以我们是无法逃离,也不能与那些洋商有太多的合作。”
朱文聪对此表示理解,作为清廷的八大皇商、他们从满清入关的那一刻起就死绑了。
东方各行各业的尽头是当官,生意做得再大不如县老爷一句话。现阶段商人都是争做当红顶商人,手里有权利才安全。
对于这些富商而言,赚多少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读书人,让子孙入朝为官。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动,只会读圣贤之书的人注定要被淘汰。晋商逐渐失去官场的优势,也是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人挪活、树挪死,这个道理我相信你们都懂得!”朱文聪缓缓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