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的叶澄衷还拿下了九鼎煤油的经销专权,利用各地方分店将煤油灯推广南方各大城市。
朱文聪对这些热衷于搞实业的商人、乃是鼎立支持,要什么提供什么、自己这算是提前帮他们成长。
“新国货的爆火意味着民众是支持工业的态度,这意味着我们的工厂将如同春雨过后的竹笋。
我已经在松江的联合租界工业区建立了三座工厂,同时也在推动明州商帮的人建立工厂。
非常的感谢九鼎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设备,没有这些我就不可能短时间将工厂建立起来。
故此我们将帮助任何想要建厂的人,只要你有这个决心与能力、那就大胆的向前飞!”叶澄衷慷慨激昂说道。
叶澄衷是需要大家都加入工业的建设上来、成为自己的配套工厂,这样一来就能塑造不败金身。
洋商们认真打量着叶澄衷,对于他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他的确是清廷工业第一人。
清廷高层是不支持工业的发展,可是民间的工商业势不可挡、地方官也参与其中。
有钱赚的事情没有人会选择拒绝,可以说随着地方越来越富裕、中枢越来越贫穷、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
“皇上曾经说过、工业最缺的不是资金、技术、设备,而是人才,没有人才的工业是空谈。
我们的钱庄也将拿出一大笔资金培养优秀的读书人,这不仅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使命。
相信每一位在少年时期做学徒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个时候要是有人能帮你一把、那真的能改变命运!
既然我们已经成功了、就需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大家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叶澄衷坚毅的眼神看着朱文聪,他永远是自己的榜样。
朱文聪发现这个时代的商人还是很有社会责任感,对比西方的假慈善、东方商人是真的做善事。
历数近代的那些富商们,不是修建学堂就是散财救灾、他们不会太过于追求财富。
西方的生存法则告诉西方人弱者注定要被淘汰,东方则是强者必须帮助弱者、否则会面临社死的问题。
一个地方世家不仅仅要承担地方的基建、还要为当地民众捐款捐物,以此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戴。
“夫君、洋商不会阻止他们进入工业市场吗?”苏妍婍不理解,他们可是来抢市场份额的。
“新手会对老手构成威胁吗?西方的工业国一直想将国内老旧的机械设备淘汰掉,东方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要手握着核心技术、根本不用担心会被赶超。那些白人自认为他们是最聪明的,东方人只能当个学徒。
我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关键在于他们愿不愿意在研发这块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
所以我把他们都叫过来,一方建立工厂、一方凑集资金、一方铺设销售渠道、联合起来的力量才是最大的!”朱文聪说着自己的布局。
至于他们能不能抱成一团、朱文聪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机会给到他们、抓不抓住看他们自己。
等到甲午海战结束后,属于清廷商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全员买办的时代即将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