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聪带着苏婉瑶来到西湖附近的一家大酒楼,此时酒楼外已经被富商的打手团团包围。
由此可见浙地也不是一个安全之地、混乱与纷争时刻上演着,世家们不得不培养一批专业的打手。
来往的群众都在探讨着酒楼内的大人物,整个浙地的富商云集于此、大家议论着他们的目的。
“抱歉!来晚了!”朱文聪在门卫的带领下进入酒楼。
“夫君!”东方瑞樱走到朱文聪的身边,自己最近一直在和浙商打交道。
经历过太平天国之乱、捻军之乱,商人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松江、那是世外桃源之地。
浙商们是争先恐后去往松江买地、建厂,每个人将松江打造成第二家园、快速积累着个人财富。
朱文聪与浙商们一一握手,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根据地区划分了不同的商帮。
目前浙商之首是明州商帮、其次是湖州商帮,各地区的商帮实力也不容小觑。
“各位就直接入座吧!非常感谢你们的接风洗尘,其实我一直想和你们聚在一起吃个饭。
你们可是东方最早的实业家,外界说法把我打成了资本家、但我个人很喜欢实业。
没有实业支撑的资本就是浮萍,九鼎没有大型的资产、但也有轻型的资产、对实业投入很多。
简单的例子就是九鼎建筑、建造,九鼎承包了美利坚、沙俄的大部分官方基础工程。”朱文聪直说着。
众人目光齐刷刷注视着朱文聪,九鼎集团是自己们毕生最大的追赶目标、能有十分之一的成功就是最大成功。
朱文聪发现湖州商帮都是四五十的中年男子、明州商帮的都是二三十的年轻人,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整个大厅坐满了来自浙地各地区的商人,只有明州与湖州商帮的代表才能坐在朱文聪左右。
此时舞台上的优伶演奏着自己的昆腔,朱文聪抬起头认真注视着优伶、这功底完全可以去西方竞赛。
“皇上!你说清廷的实业有未来吗?毕竟我们都是在洋人的地盘建厂,可不敢踏足清廷地界。
当然!红顶商人拥有的特权是我们羡慕不来的,但他们承担的风险不是我们想要的。
上次姑苏的工业峰会,皇上让我们在江南建立工厂、我们其实还是有些顾虑。
想要等那些洋人先建厂、我们再建厂,就算是朝廷不满意、不也有洋人在前面顶着。”湖州商帮的刘镛说道。
明州商帮的叶澄衷直说道:“我觉得没什么可顾虑的!
正如皇上所说、江南被战争摧毁、市场一片空白,先机绝对不能被洋人抢占了。
希望九鼎银行给予的贷款额度再高一些、利息提高也能接受,现在就如同皇上所说的那句话、资本为王。
谁拥有的资金越多、抢占的市场份额越多,洋人的资本非常的雄厚、我们很难与他们对抗。”
年轻一辈充满干劲、上年纪的人思想偏向保守,不是他们畏惧、而是家大业大容不得闪失。
朱文聪是鼓励他们与洋人竞争,有九鼎做他们最强的后盾、完全不用担心那些洋商的手段。